分卷阅读276
去蜀西高原供货肯定不现实, 但川内别的地方也有许多偏僻山村, 如果能把货品卖进山里, 或者是一些他们平时没注意到想小乡村, 不也是一条崭新的销路?
苏观月当即确定了计划,批发部里分出三个独立的调查小组,两人一组,分别去各地调研,寻找新的销路。而其他人照常跑业务,不影响部门的正常运行。
苏观月依旧和姜羽莘一组。
批发部的业务不限于蜀都范围内,于是接下来一个月里,苏观月开着车,后座载着三只大狼狗,几乎跑遍了整个川城。
这会儿高速路还没修起来,苏观月和姜羽莘两个人,运气好的时候,晚上还能路过小县城,在旅馆里睡一夜。运气不好的时候,就只能在荒郊野岭的车上睡,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汽车空调效果比不上后世,夜晚湿冷得要命,明明没有下雨,浑身上下却感觉湿透了。
还有路过川南一些小城镇时,就算在城里,也时刻面临着危险。车窗被砸、车胎被卸,还有人试图翘开车锁的……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还有路过赶集的小乡镇时,车子摁一下喇叭,都可能刺激到周围的村民,一堆人迅速涌现出来,把车子团团围住。
也就苏观月随时把三只大狼狗带在身边,才敢和姜羽莘一起,两个姑娘家家的四处晃悠。
但就算这样,她们一路上也遭遇过不少次突发情况,报过不少次警。
和另外两个队伍沟通交流的时候,他们那边情况也差不多,还有人苦笑着说:“苏总,往小山村里跑业务,不是累不累的问题,是我这条命说不定都要没了的问题啊!”
一向反应慢的姜羽莘,也在那人说完之后,立马就接了一句:“他说得对。”
苏观月:“……”
“哪儿那么夸张?”苏观月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看看姜羽莘,跟着她出发时还是一贯夸张的富家小姐打扮。之前跑业务时,姜羽莘再苦再累,都没把优雅给丢掉,始终那么光彩照人。
但现在,跟着苏观月往山里扎了一个月,大小姐头也不梳了,裙子也不穿了,高跟鞋也丢一边去了,甚至偶尔还会披一件从乡镇集市上买的大花棉袄。
最后苏观月只能安慰说:“好好好,辛苦是有的,但辛苦完了,就是一片坦途。 ”
好在之前批发部摆烂休息了接近两个月,现在开始工作,大家都是干劲儿十足,抱怨归抱怨,该完成的工作一项都没有少。
翻过一座座山川,沿着一条条河流向前行,路过一片又一片田野,最终再回到川城附近,苏观月和姜羽莘都累得够呛,恨不得立刻回家好好睡一觉。
苏观月忍住困意,争分夺秒,回公司办公室那边,和姜羽莘一起分析:“山里是有市场前景的,但就和乡镇一样,因为种种因素,把货物配送到山村里不现实。山里居民习惯了赶集贸易,每两天都会集中在山下的镇上采买。”
而调研期间,苏观月也在镇上的各个店铺、地摊上,看见过批发部卖出去的货品。
“啧,我们批发部把这些货卖给采购方,采购方再卖给山里的这些小商户,最后再由商户卖给山里居民。中间经了好几手,价格也涨了不少。”
“如果跳过采购方,直接联系山里的小商户,把货供给他们,算是一条新的销路吗?”
货品从厂家手里到批发部手上,辗转到采购方、小商户,最后再到顾客手上,价格几乎翻了倍。但依旧是非常便宜的,是山里居民能够勉强支撑得起的价格。如果批发部能直接对接山镇小商户,利润就高许多。
然而苏观月和姜羽莘商量后,得出的共同结论却是:“划不来。”
批发部的货物量大,种类也多,可是到了采购方这边,一般就只剩下一两种货品。采购方可以小量地定向配货,配给山里的小商户,可是对于批发部来说就太亏了。
除非……
苏观月想得头疼,玩笑般地说一句:“如果能把销售权也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好了。步子迈大一些。”
批发部大量进货,然后自己直接卖到顾客手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每卖一笔就是纯利润。
姜羽莘愣愣地想了几秒,不由得笑:“那不就是天蜀的超市吗?”
苏观月却突然灵光一现,脑袋里茅塞顿开——
大量进货,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直接供给居民,统一物流管理,这、这不就是她最初提出的直销商城的理念吗!
直销商城,对批发部而言,不就是一条新的销路吗!
“直销……商城?我之前好像听别人提起过,说是刘不闻刘总一直想搞这个。观月你的意思是,我们接过刘总的担子,去开直销商城?”
见苏观月点头,姜羽莘下意识皱眉问:“可是总部会同意吗?我听说,陈总一直是很反对的。”
乔总退休过后,刘不闻也去分公司了,陈坪志只想着拓展食品业,压根没有想过开直销商城。
苏观月弯起眉眼,笑着说:“总部同不同意,和我们批发部有什么关系?”
“……啊?”姜羽莘没反应过来。
苏观月笑着问她:“他们总部开会,什么时候叫过我们批发部一起了?我们部门本来就相对独立,只要能把款项拿在自己手里,想怎么用他们能管得着?”
更何况,苏观月本来就是要为批发部找销路,总部有什么理由反对?
批发部这边筹备直销超市,风险都由批发部,由苏观月担着,和总部有什么关系?只要不用担风险,陈总那边就没道理会反对。
但直销超市的事儿,说得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批发部终究只是个小部门,人太少了,资金也不够充裕。
要开直销超市的话,就得转换方向从头开始调研。
当天下午,苏观月开会提出这个方案时,得到的是员工们的一致同意。
“反正跟着老大走,就有肉吃有汤喝,我听老大的!”
“苏总说得对,我们有货源,那凭什么把销售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就该自己掌握销售渠道!”
经历过要账的那一个月后,批发部的员工对苏观月是心服口服。
于是苏观月就这么确定了接下来的调研方向:在蜀都周边乡镇进行调研,找到合适的位置,再结合着批发部这边的资金、囤货量,确定直销超市的规模、数量。
之所以是蜀都范围内,是因为刘不闻在分公司那边,肯定也要打直销超市的主意。
分公司规模比批发部大,苏观月不去和刘不闻争,相反,她顾好蜀都这边就行,说不定还能和刘不闻合作。
苏观月回家休息一天,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
批发部这边人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