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绪,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沈瑜默然看着她,古井般的心罕见波动了一阵,顿了片刻,方道,

“妆儿,你母亲出身江南世家,当年娶到她,是你爹爹我的福气,她过世太早,是我当初没能照顾好她,对不住她,我没有续弦的打算,这样的话以后莫要提了...”

沈妆儿眼眶一酸,泪意绵绵,“是女儿思虑不周,不该提这桩事....”

心底也松了一口气,沈家如今的情形正好,也不适合再添一位夫人,父亲既然没有续弦的意思,往后她也有底气回绝媒人。

忍不住又瞥了一眼画轴,看来,那该是母亲的画像,便放心下来。

沈瑜脸色好转,又看了一眼那锦盒,不知该如何处置,沈妆儿笑着接了过来,“女儿来安排吧。”

出了正院,一路往明熙苑走去,先用了晚膳,吩咐人将丁姨娘唤来。

丁姨娘生得不算美,却是面相周正,眉眼端和,是个给人好感的女子。

沈妆儿少时丁姨娘鞍前马后照顾她,嫡女与庶母相处一向很是融洽。

“姨娘快些坐。”

丁姨娘便挨着锦杌坐了下来。

沈妆儿重新将那锦盒递给她,“这个家还是由姨娘来掌,这么多年,没有人比姨娘更懂得三房的人和事,我若接过来,少不得要折腾,再者,我过一段时日便要搬去对面,换来换去的,总归不好。”

丁姨娘是个知进退的女子,闻言便摇了摇头,面露焦切,

“大小姐,今日的事是妾身与老爷提的,并非妾身矫情,要以此来试探大小姐的心,实则是两个孩子渐渐大了,秀儿议婚在即,倘若被人晓得家里只有一个姨娘主事,传出去名声不好,谁愿意娶咱们家的姑娘,更不愿意嫁给咱们家的儿郎....”

丁姨娘言罢已落下泪来。

沈妆儿却知她这是真心话,虽说有些管家权,实则是夹在当中里外不是人,她到底是个姨娘,下人不一定服她管教,而且家中事事都是二伯母做主,父亲俸银不多,偶尔还有购买书册,怕是没多少盈余给丁姨娘,三房就靠着公中每月的例银过日子,想一想,便知是紧巴巴的。

“上回您给的银子,妾身还未动,就是怕将来藤儿与秀儿成婚要大用,妾身到底力薄,哪里能操持这些大事,大小姐,您别见外,藤儿与秀儿真的只能靠您,您不管家,便是拿我们都当外人了。”丁姨娘跪了下来。

沈妆儿一惊,连忙将她搀起,“您在我眼里,跟长辈似的,切莫动则下跪,我承受不起。”

丁姨娘眼眶酸红,抬眸看着她,“三小姐,这些年若非您敬着我,我哪有如今的体面,我心中都明白的.....”

沈妆儿叹了一声,示意她坐下,再道,“你的顾虑我都明白,这样,宅院里的事,你来管,外头的事我出面,我就藤儿与秀儿这么两个亲姊妹,我不为他们操心,还能为谁操心?姨娘且放心,他们的婚事我来料理。”

丁姨娘抹干泪,踏实坐了下来。

沈妆儿又将锦盒递给她,“三房的账目还是你来管,上回给你的银子,也别舍不得花,该要给爹爹制衣,该要给爹爹买些笔墨,便得规划着,你是爹爹枕边人,这些事还是你周到些。”

今日沈瑜身上穿的直裰还是丁姨娘亲自缝的,为了省银子,丁姨娘是使出浑身解数。

沈妆儿在王府当过家,了解其中的心酸,当年她出嫁时,父亲掏空了三房的家底,如今自然该她来弥补三房。

“弟弟与秀儿的婚事,我来办。”除了公中出的部分,其余的她来贴。

沈藤与沈秀儿的婚事是三房头等大事,压在丁姨娘心中多年的顾虑被打消,由衷松了一口气。

“好,那家里这些琐碎的事,妾身便帮着大小姐料理。”丁姨娘还是识趣,沈妆儿刚从王府抽身回来,一定不想陷入这些琐碎的家长里短里,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她来照看着好了。

丁姨娘心中很明白,沈妆儿就是三房的定海神针,她回来后,三房的伙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内宅再小,也有江湖,沈家虽一致对外,内里总是有些高低差次之分的。

晓得沈妆儿今日出门累了一天,喝了一盏茶,便抱着锦盒回了自己的院子,丁姨娘带着沈藤住在三房的东偏院,文姨娘带着秀儿住在西偏院,她管着后宅,得了体面,文姨娘伺候沈瑜的次数多些,谁也不压着谁。

进了屋子,吩咐婢子点了一盏烛灯,“去瞧瞧少爷回来没?夜里还要温习几页书,明日他长姐还要过问呢。”婢子连忙将门掩上,寻沈藤去了。

丁姨娘独自坐在灯下,将锦盒打开,两千两银票整整齐齐叠在里头,丁姨娘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年钱,委屈地哭出声来,自从沈妆儿出嫁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她也曾埋怨过,老爷为何将家底全部掏给了长女,底下的儿子与女儿怎么办?

后来她才知道,老爷掏给沈妆儿的大部分是先夫人留下的嫁妆,妆儿嫁入皇家,得要这个体面,这三年,沈瑜几乎不管后宅的事,文姨娘心大,只管吃喝,都是她舔着脸去寻二夫人要这要那,既要紧着沈瑜这位主子,也得安抚好文姨娘与秀儿,大多时候只能委屈自己与藤儿。

如今妆儿回来了,担起了三房的担子,她再也不是一个人了。

丁姨娘趴在桌案上抽泣了许久,哭过后,心中舒坦多了,重新将锦盒打开,拿出三百两银票,妆儿既说这些银子用于家常,她若抠着不给些文姨娘,回头定惹出风波来,将锦盒锁入梢间的柜子,唤来东偏院唯一的嬷嬷,吩咐她将银票送去文姨娘那。

文姨娘正与秀儿在屋子里翻看今日购买的锦缎,

“娘,这是长姐给咱们买的,这一匹苏绣,花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呢!”

除了三匹苏绣,还有七八匹普通料子,文姨娘瞧见眼都花了,抱着那匹苏绣来回抚摸,“滑嫩滑嫩的,娘能穿这么好的料子吗?”

秀儿给自己挑了最鲜艳的海棠红与桃花粉,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能穿,姐姐说了,随你穿,也不碍着谁!”

文姨娘咧嘴一笑,“下个月,等你舅舅生辰,姨娘我便穿这身去。”

文姨娘是城南一家书铺的掌柜之女,当年沈瑜在书铺买书,被文姨娘一眼相中,缠着沈瑜不放,后来得知沈瑜是朝中官员,吓得不敢露面,只是不知怎么被老太太晓得了,请了媒人上门,体体面面将她迎入府中为妾。

沈家再拮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算是高门,嫁入官宦人家为妾,于文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沈秀儿性子像极了生母,心大,一面琢磨着给做什么样式的衣裳,一面随口答道,

“尽管穿着去。”

文姨娘喜不自禁,“你三姐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