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人因何在此处?”
她抬手指着满院子的仆妇,又指着身后痛呼不已的小厮们,拧眉道:“竟如此兴师动众。”
第四十一章
偌大听荷轩, 不仅有王氏、王蕴带来的仆妇小厮,还有盛琼静与江予彤带来的仆妇壮汉, 将整个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小荷与宵练站于顾婵漪身后, 盛嬷嬷瞧见盛家来人,喜形于色,顿时腰杆子都直了。
王氏比江予彤矮上许多, 即便江予彤垂首,她仍需仰头方能对上江予彤的眸子。
江予彤虽面带笑意, 但眸光冰凉,王氏对上她的眼睛,不知怎的,猛然想起十四年前, 盛琼宁出殡之日, 王蕴戴了红珊瑚的首饰,被她当众扇了一耳光。
王氏往后退了半步, 不自觉地握紧手中拐杖, 稍稍定神,方指向正前方。
“你且瞧瞧她,王蕴好歹是她的二婶,她怎能如此待她,这像话吗!”
江予彤轻笑, 视线划过顾婵漪,落在王蕴身上。
她似笑非笑地转头看向王氏,带着兴师问罪的咄咄逼人。
“我亦想问问亲家老夫人, 我家小姑早亡, 她身为妯娌, 却头戴红珊瑚的发钗, 这般行事,便是你王家的家教吗?”
王氏噎住,懦懦不敢再出声。
江予彤缓步走上前,王氏带来的仆妇小厮皆不敢上前阻拦,只能愣愣地看着她走到顾婵漪的近前。
盛琼静理了理衣襟,亦跟了上去。
二人行至顾婵漪的面前,看着这张与盛琼宁极其相似的脸,盛琼静顿时眼睛一酸,宛若看到自家小妹未出阁时,站在廊下的模样。
江予彤莞尔,眉眼柔和,不似刚刚的咄咄逼人,她抬手揉了揉顾婵漪的头,很是感慨。
“上次见你,你还是个及膝的奶娃娃,如今竟这般大了。”
顾婵漪屈膝行福礼,甚是温婉恭敬,“阿媛给大舅母和姨母请安。”
盛琼静连忙伸手扶起她,强忍着泪道:“可是受委屈了?你放心,一切皆有我和你舅母在,定不会让旁人欺辱于你。”
江予彤侧身,盯着下方的王蕴,将她从头看到脚,这才偏头对着顾婵漪,很是赞赏地点了点头。
“阿媛做的不错,对待这种人,便应该如此。”
“盛琼宁那个贱人何德何能,入土十四年,骨头都化成灰了,还能让你们这般为她出头!”
王蕴站在台阶下,身子踉跄,却仍旧梗着脖子,骂骂咧咧。
江予彤“啧”了一声,面露不耐,“将她的嘴堵上,免得脏了诸位的耳朵。”
江予彤笑脸盈盈,对着王氏道:“看来十四年过去了,王家的家教一如往昔。”
盛琼静骤然偏头看向王氏,眉头微蹙,似回忆般。
“我记得顾家二房有位嫡出的姑娘,可是养在老夫人膝下?若是养在她亲娘的身边,恐怕……”
盛琼静并未将话说完,然而在场众人皆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盛嬷嬷与小荷等人,委实忍不住,轻笑出声。
小荷大着胆子道:“姨太太好记性,府中确有位二姑娘,乃二夫人嫡出,由二夫人亲自教导,性子亦随了二夫人。”
盛琼静闻言,冷笑一声,轻蔑地看了眼王蕴,并未多言。
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众人纷纷看向王蕴,眼底或嫌恶,或嘲讽,或不屑。
王蕴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简直怒火中烧。
奈何婆母无用,她自己带来的人或是吓成了鹌鹑,或是绑成了一团,简直不堪重用。
王蕴被堵着嘴,仍呜呜喊叫,左冲右撞,形如疯妇。
眼见王蕴便要冲上台阶,便有两位面生的婆子快步走上前,一左一右,将王蕴牢牢控制住。
江予彤回头,捏捏顾婵漪的脸,“阿媛莫慌,这些皆是我特意从新昌州带来的仆妇,身强体壮,定能制住这疯妇。”
顾婵漪闻言,乖巧地点点头。
有舅母和姨母在,顾婵漪行事也无须再瞻前顾后,思虑再三。
她直接将分家文书拿出来,递给大舅母和姨母,理直气壮道:“二婶大早上便带人来我院中,喊打喊杀,直言要将我赶出府去,我实在不知自己何处做错了,只得请二婶出府另住。”
江予彤接过文书,垂眸看清上面的字迹,嘴角轻扬,回身看着盛嬷嬷。
“嬷嬷许久未见,我与阿静多年未回平邺,不知顾家族老宗亲如今住在何处,烦请嬷嬷跑一趟,将顾家族老尽数请来。”
听到要请族老,王氏登时慌了,“刚刚你还说我等兴师动众,如今倒是亲家兴师动众了,何至于要请族老?”
王氏杵着拐杖走上前,“此事定有误会,不妨坐下来细商。”
江予彤瞥了盛嬷嬷一眼,盛嬷嬷心领神会,立即转身去请族老。
王氏年迈,追不上盛嬷嬷的步子,其余仆妇看着江予彤带来的壮汉,亦不敢上前阻拦,王氏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盛嬷嬷走远。
“我记得妹妹妹夫还在时,顾家大房二房便已然分家,只是当时亲家老太爷身体康健,便分家不分府。”
盛琼静将文书折好,递还给顾婵漪,“亲家老夫人和顾二夫人,我可有记错?”
外人不知顾家两房是何模样,但盛家乃顾家的姻亲,岂会不知内里底细。
当初顾砚与王蕴成婚后,顾家老太爷便做主让两房分家,各管各房。
只因当时顾川在军中任职,顾砚亦在准备科举,恐此事传出后,有碍二人仕途,是以并未广而告之,分府另过。
盛家众人也是在盛琼宁生下长子,他们来府中探望时,方知晓此事。
当初父亲欲将小妹许嫁于顾川时,母亲与她皆不同意,顾家并非望族,且府中还有位难缠的继室婆婆。
而小妹自幼便被他们捧在手心,父亲授以诗书,母亲与她教之女红。
如此十八载,琴棋书画,诗书礼乐,女工针黹,小妹无所不精,且长相亦不落俗,乃平邺城中顶漂亮的女郎。
即便是王公贵族的王妃,世家望族的宗妇,她家小妹亦是当的。
熟料父亲偏偏选中了顾家大郎,且自家小妹见过顾川后,春心萌动。
二人彼此有意,既如此,他们并未再劝,小妹风风光光地嫁进了顾家。
得知顾老太爷做主,令两房早早分家,盛家众人皆道顾家老太爷乃明理之人。
不仅如此,顾川对产后的小妹关怀备至,专情不二,彼时,他们才不得不承认,父亲身为鸿胪寺少卿,阅人无数,委实目光如炬。
王氏垂眸,心虚地躲开盛琼静的视线,嘴唇微启,声音细小。
“并未记错。”
盛琼静轻笑,微抬下巴,“那便是了。”
“如今顾家大房仅剩我家小姑的骨血,顾家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