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沈嵘顿了顿, 眼中笑意越盛,“且白家姑娘如今所住的府邸,正在你的国公府隔壁, 你回到都城已有些时日, 竟不知?”

顾长策默然, 他确实不知。

既然白家姑娘是阿媛的好友, 那白姑娘的为人应当也不会差,但最要紧的还是沈嵘的态度。

顾长策沉思片刻,缓缓道:“末将归途中,曾收到家中两位舅舅的家书。”

顾长策抬眸,定定地看向沈嵘的眼睛,“听闻亲王有意求娶我的妹妹,是否如此?”

沈嵘抬眸,并未躲闪,而是直直地对上顾长策的眼睛,郑重地点了下头,“正是。”

顾长策闻言,顿时皱紧眉头,语气诚恳严肃。

“阿父阿娘早亡,妹妹自幼在我身边长大,我亦如父如兄,我们二人相依为命。”

“我不求妹妹嫁入高门,以姻亲为介,替家族寻求照拂庇护。我更不需妹妹以婚姻大事,为我的仕途铺路。”

“妹妹是阿娘拼去性命生下来的,更是阿父与我捧在手心长大的女郎,阿父阿娘与我,皆希望妹妹得嫁良人,儿孙满堂,平安顺遂过完此生。”

“且我阿父从未纳妾,我将来亦随阿父,娶妻便不纳妾。我外祖家的两位舅舅并一位姨父,后宅仅有当家主母。”

顾长策抬起双手,弯下腰,拱手作揖,“亲王乃尊贵之人,身边美人无数,日后娶妻纳妾,自是美满。我家妹妹福薄,入不得王府之门。”

沈嵘紧抿唇角,耐着性子听完顾长策的长篇大论,眼睛微眯。

若是前世他在北疆之时,听到顾长策这番话,定会一脚踹过去,让他有话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这番言论,说得冠冕堂皇,实则仅有两个意思。

一则,他顾长策的妹妹是顾家的掌上明珠,受不得委屈,即便日后嫁人,也是他们顾家的姑奶奶,有他顾长策在妹妹的身后撑腰。

二则,他们顾家和外祖盛家,皆是仅有嫡妻之人,日后他妹妹所嫁的郎君,亦不可纳妾。

沈嵘双手背在身后,挺拔肃立,如北疆山上的雪松,傲立霜雪,依旧郁郁葱葱。

“我既开口求娶她,定是心仪于她,日后也会视若明珠,珍之爱之。”

沈嵘掷地有声,语气郑重,面容严肃。

“成婚后,无论是否有子嗣承祧,我亦不会纳妾。”沈嵘正身而立,眼神坚定地看向顾长策,“将军可清楚我的心意了?”

顾长策愣怔,他刚刚那番话,确实是在试探沈嵘的态度。

但是,他委实未料到沈嵘会有此决心,更未料到沈嵘会给出‘绝不纳妾’的承诺。

然而,沈嵘如今贵为亲王,自然可以说这样的话。

若日后沈嵘登基为帝,坐在龙椅之上,阿媛是他的妹妹,自然有资格母仪天下。

然则百官岂会让后宫之中仅有皇后,而无其他妃嫔。

即便龙椅上的人不愿选妃,百官亦有其他法子让皇帝不得不选秀纳妃。

后宫之中,若仅阿媛一人,阿媛定安然无虞。

若是有旁的妃嫔,定免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阿媛自幼天真纯善,且身边无女性长辈教导内宅之事,更未有高门夫人教之后宫的各种阴私手段。

阿媛若入宫,对后宫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定不会心生防备,她如何与那些妃嫔争斗,又如何保全自身。

顷刻之间,顾长策已然有所决断,他定了定神,再次弯腰,长长一揖。

“亲王日后定有大造化,但我家妹妹天性与人为善,在崇莲寺中礼佛八年,更是随和任人揉捏,不知他人未达目的,会使出何等手段,更不知人心险恶。”

沈嵘听到这话,默然无语,他眼神诡异地看着顾长策。

看来顾长策离家八年,委实不太了解他的亲妹妹,他妹妹这几个月来,所做的桩桩件件,如何算得上“任人揉捏”。

若是前世的顾家姑娘,定是当得这句“任人揉捏”,正因她前世所受的那些委屈,是以今世才如此行事。

但报了杀母之仇,泄了前世之恨,顾家姑娘便是善良且随和的女郎。

她与都城的寻常女郎皆不同,她胆大心细,且识大局。

并未因白家姑娘的落难而心生嫌弃,更未因白家姑娘得封郡主而刻意逢迎,她活得坦荡且率真。

唯有当初为了复仇,而颇是激进,行事欠缺思量。

但有他在身后,这些缺漏也补上了。

这样好的女郎,心仪于他,他亦对她有意。

他们二人两情相悦,他不愿因俗世而错过她。

“我父王与母妃鹣鲽情深,我父王亦是从未有侧妃。”

沈嵘缓缓出声,眉眼柔和,在烛光下,英俊温润,如清透的翡翠,君子端方。

“我外祖周家,乃书香世家,嫡支嫡脉亦是仅有发妻而无妾。”

沈嵘郑重其事,“我刚刚既说过我此生无妾,便不会出尔反尔,无论身处何地,所坐何处,皆不会更改。”

顾长策听到这话,心中大安。

两位舅舅皆应允此桩婚事,姨母亦点头同意,最最要紧的是,阿媛喜欢面前的人。

他们二人彼此皆有情意,他本便不欲阻止,但他仅阿媛一个妹妹,血肉至亲,他自然要为妹妹谋划好后路。

“若亲王日后有违今日所言。”顾长策顿了顿,“可否写下和离书,让我妹妹归家。”

沈嵘愣住,在心底叹了口气,顾长策不信他。

他们二人并未如前世那般,出生入死,并肩作战,顾长策不信他,倒也在理。

“日后我若纳妾,便写下和离书,不会将你妹妹困于后宅之中,定会放她离去。”

沈嵘缓缓出声,直视顾长策的眼睛,“如此,你可满意?”

顾长策眸光复杂,沈嵘贵为亲王,却愿意说出这些话,委实难能可贵。

且沈嵘知晓他手握重兵,他是阿媛的依靠,日后沈嵘若辜负阿媛,他定不会放过沈嵘。

沈嵘心中一清二楚,却还是允诺日后不纳妾,即便纳妾也会与阿媛和离。

那他也无话可说,看来阿媛与这位礼亲王,是姻缘树上,月老牵的红绳,是定好的姻缘。

“那亲王打算何时上门提亲?”顾长策语气稍缓,不似刚刚那般咄咄逼人。

然而,沈嵘却摇摇头,“此时并非最佳时机,暂且不急。”

顾长策闻言,登时皱紧眉头,面露不虞。

沈嵘见状,急急开口,“母妃已经见过她,且十分喜爱。不仅如此,母妃还将我舅母接来了都城,亦见过她,舅母更是赞不绝口。”

听到老王妃与周家主母皆见过阿媛,且喜爱不已,顾长策这才稍稍舒展眉头。

“何时才是最佳时机?”顾长策追问,“她还未行笄礼,需亲王定下时日,我方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