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她猜到兄长是去见沈嵘,是以在后院等阿兄归来。
原来,那日他们便商定好了。
“临近年关,阿兄回京不久,且北疆大捷,今年新春圣上定会召见兄长。”
顾婵漪眉头轻蹙,“你有何法子,让兄长在都城三月不露面?”
尚在隆冬时节,时有大雪,都城城郊的积雪至今未化,更遑论北疆。
积雪难行,更有凛冽寒风,平日月余的路程,如今恐怕要更久,一来一回,至少需三月。
而葫芦山地势险峻,如今更不知山中是何情形,他们二人此时入山,若是遇到雪崩……
顾婵漪赶忙拧了下自己的手臂,让自己醒过神来,莫要再胡思乱想。
“清净道长正巧在都城。”
沈嵘的语速极慢,边说边打量顾婵漪的神色,甚是小心翼翼,“道长有法子让你兄长在都城中消失一段时日。”
“道长竟有如此高深的道法?!”
顾婵漪来不及细想,直接开口,“何不让道长施法,兄长直接日行千里,转眼便到葫芦山?”
话音落下,沈嵘与顾婵漪皆是呆住。
沈嵘委实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道长若有日行千里的法子,我便无需使人去蜀地接他了。”
顾婵漪这才反应过来,脸颊泛红,羞赧地低下头。
沈嵘止笑,眼眸清澈,神色坚定,正色道:“我知你阿兄在你心中的分量,我与你阿兄乃至交,我亦视他如兄长。”
“前世葫芦山之事,你我皆知晓其中定有内情,若不趁着此次北疆大捷,北狄更有雪灾之时,暗中前往探查。”
“待来年雪化,春暖花开,北狄休养生息,定会卷土重来。”
沈嵘抬头,看向后院廊下的灯笼,随着夜间寒风,轻轻晃动,烛火亦一明一暗。
他看着或明或暗的烛火,声音微沉,“既知葫芦山有异,不若主动前往,探清山中的魑魅魍魉,寻到合适时机,一举拿下,便再无后顾之忧。”
顾婵漪心中十分清楚,沈嵘这番安排是最好的,既然清楚葫芦山有隐患,便提前清除隐患,这样日后兄长前往北疆,便安然无虞。
她亦无需提心吊胆,时常记挂葫芦山之事,甚至连睡梦中都时常惊醒,唯恐兄长重蹈覆辙。
然而,她前世亲眼目睹兄长死在她的面前,她委实放心不下。
她忍不住伸手,扯住沈嵘的衣袖,眼里有泪花闪动,“你可要护好我阿兄,若是阿兄有事,我定不会嫁你。”
沈嵘认真地点了下头,“我知晓的。”
“我会护好你阿兄,也会护好你。”
两日后,顾长策进宫面圣,直言这些年来在北疆,所犯杀戮过重,需沐浴焚香,斋戒百日,以消身上业障。
恰逢清净道长云游至此,亦言顾长策杀戮过重,业障过深。
圣上召见清净道长,听闻此言,便允了顾长策。
当日,顾长策回到府中,稍作收拾,便乘车前往京郊道观。
顾婵漪与姨母一道送兄长前往道观,站在山下,顾婵漪泪眼婆娑地看向兄长。
旁边的盛琼静见状,轻笑出声,捏了捏顾婵漪的脸,“仅是百日不得下山罢了,他既下不了山,难道你还上不去了?”
“阿媛莫哭。”顾长策嘴唇微动,半晌才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若是他不出声便罢,顾婵漪还能忍一忍,这话一出,她便忍不住了,眼泪直接沿着眼角下落。
盛琼静与顾长策皆是骇了一跳,盛琼静边为她擦泪,边心生感慨,“到底是骨肉至亲,仅是分隔百日便受不住了。”
顾婵漪垂眸,以帕拭泪,唯恐姨母看出异样,“阿兄好不容易家来,才在家中住了几日,便又有来这山中,百日后方得见。”
顾婵漪止住泪,定定地看向兄长的手腕,“阿娘为兄长编的长命缕,兄长可戴了?”
顾长策颔首,提起大氅的衣袖,伸出手来,手腕上正是与顾婵漪一模一样的长命缕,只是端午至今,已有半年,丝线颜色不复鲜亮。
顾婵漪认真地看了看,确定正是阿娘编织的长命缕,心底稍稍松口气。
阿娘的长命缕能护着她,定也会护阿兄无虞。
时辰不早,她们还需回城,而顾长策还需上山,面见清净道长和白家姑娘,以及沈嵘。
顾婵漪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帘,满含担忧地看着兄长。
趁着姨母在车中,顾婵漪对兄长招了招手,顾长策行至近前。
顾婵漪微微探身,凑到他的耳边,柔声叮嘱,“阿兄要平安归来,护好自己也护好白家姐姐,若是遇到险事,保命要紧。”
顾婵漪抽了抽鼻子,声音哽咽,“阿媛仅有兄长了。”
顾长策听得心中一痛,他抬手揉了揉顾婵漪的头,“阿媛安心,阿兄定会平安归来,我还要亲自送我们阿媛出阁,怎会让自己受伤出事。”
马车缓缓向前,顾长策站在松树下,直至再瞧不见马车,这才转身踏上上山的石阶。
行至山顶,道观门外,有一红衣女子打伞而立。
油纸伞微抬,伞下之人眉目如画,见之忘俗。
声音亦如林中百灵,“你便是阿媛的兄长,镇北大将军,顾长策?”
作者有话说:
本文进入完结阶段。
第八十四章
进入冬月, 平邺城越发冷了。
五六日便会有雪,京兆尹里的衙役日日清扫积雪, 如此, 平邺城的街道才勉强并未被积雪覆盖。
天寒地冻,都城众人皆在家中,甚少出门。
临近年关, 盛琼静趁此时机,教导顾婵漪管家之道。
顾婵漪白日里既要跟着姨母绣花, 又要随姨母一道看账本,如此忙忙碌碌倒不觉日子难捱。
转眼便到了冬至,顾婵漪翻找出九九消寒图。
腊月初八,顾婵漪正在画当日的消寒图, 小荷便搓手捂耳从外面进来。
顾婵漪见她冻得直哆嗦, 连忙道:“先去炭盆边烤烤火,身子暖些了再过来说话。”
小荷脆生生地应了声, 在炭盆边站了片刻, 才走到顾婵漪身边。
“姑娘,给舅太太、曹家和罗家的腊八粥,尽数送去了。宵练一早便去了崇莲寺,将慈空主持那份也送去了。”
今日腊八,平邺有往亲近人家送腊八粥的习俗, 顾婵漪往年皆在崇莲寺中度日,如今回府,自当由她安排此事。
以往王蕴所送人家, 皆是与王蕴交好之人, 如今顾婵漪仅送了外祖家及曹罗两家, 其余皆未送。
盛嬷嬷年岁已高, 小荷随她在崇莲寺时,只顾看护她,并未照顾好自身,每至冬日便手脚冰凉。
顾婵漪并未让她们二人去崇莲寺送粥,而是让宵练去了。
她本应再送一份去礼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