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有让他感受一番被陨石雨砸的想法就不说了。

朱棣正襟危坐,已做足心理准备会被水镜的内容毒打。

此时, 另一时空的秦朝。

嬴政刚刚结束与朝臣们咸阳宫议政。

书房案头, 摆满了儿女们今天呈上来的新一批竹简。他还没来得及翻阅检查, 就见墙头水镜出现。

这次来得好快, 只间隔了短短七天。

水镜:

【大家好, 从不咕咕的咕咕带着《墓地星河·下集》来了, 让我们继续闲聊古代天文相关往事。

上回讲到因为受到君权天授的思想影响,天文知识被古代帝王视作机密,这让嬴政成了倒霉蛋。

古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家天文机构,除了观测天象判断吉凶,还有一件必须做的事——修订或制定历法。

历法有多重要?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它。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想说今天是哪天时就用到历法。

《尚书》说了:“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历法是观天所得,不是谁都能窥测天意。

人间帝王自诩受命于天,所以某套历法要有正统合法性,必须被皇帝下诏钦定。

天子们认为只有他们才读懂天意,去告诉臣民什么时候该春耕、什么时候适合秋后问斩等等,这样形成了统治天下的一套构架。

中国古代采取的是哪种历法呢?

把你们的答案打在公屏上。

是不是会飘过几个「阴历」?或者一串「农历」?

这里要先消除一个谬误,农历与阴历并不相同。

回到历法的根源,它是怎么得来的?

是从观测天象而来。

抬头看去,最明显的是太阳与月亮,还有多到数不清的星星。

不同的观测方式有了不同历法。

观测太阳的运动规律有了阳历。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其时长的间隔就是一个太阳年。又叫回归年,一年大约365.24天。

观测月亮的月相变化有了阴历。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个朔望月约是29.5天。乘以12个月,是354天。

两种历法各有优点。

依照阳历便于定下规律的四季划分方式,而依照阴历则能获得准确的月相变化。

古时,比起看太阳,人们用肉眼更能较为清晰地观测月亮,定义今夕何夕。

如果要给农田除虫,你能记得在月圆或月弯的后一天去干活,但换成用太阳去记忆就难了。

中国的老祖宗们颇具智慧。为什么非要做选择,两个历法我全都要。

由此取两者所长,制定阴阳合历。即农历,也有人称之为夏历。

唯有一个小问题,阴历与阳历对一年时长的定义有显而易见的天数差别。于是闰月被设计了出来,来调整时间差。

早在夏朝就开始使用了阴阳合历,后来历朝历代皆行此法。

即便是有改动,比如秦朝以十月为岁首,而汉武帝改正月为岁首,但都在阴阳合历的框架下。

直到民国,废农历而用阳历。那是一场颠覆性的历法改动,足见当时华夏发生了多么大的动荡。】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皆是神色严肃。

从咕咕少见的沉重语气,他们读出藏此言背后的腥风血雨。

自先秦至大明,不是改朝换代就会大改历法。

比如大明使用的《大统历》,是在元朝的《授时历》基础上进行修改。因《授时历》的准确性,对它的改动范围很小,主要是重新选定历元时间。

民国之际,居然彻底推翻阴阳合历而只用阳历,它颠覆的是数千年的传统,岂能不叫人愕然!

水镜:

【涉及容易被404的话题,咱们不聊哈!这就回到古代天文上。

对于天文的观测与研究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会发现前人的理论缺陷。

数千年以来,天文学史有很多了不起的新发现,这里选一个说吧。

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起因是冬至与太阳紧密相关。

北半球,冬至当天的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

可谓是极阴到了顶点。阴极则阳生,过了冬至,白昼的时长就一点点变长。

刚刚提到,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是一个回归年。

这是我们现在的观察习惯,古人却是测量连续两个冬至的时长间隔定为一年。

原因说来很实际。

原始的测量方法,是在地上立根杆子看影子。

比起测量春分,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冬至那天太阳照杆子在地面的留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它最便于测量与记录。

因此,古人计算一年之始,观察太阳的视位置是从冬至点开始。

冬至点在星空里的方位就尤为重要了。

怎么测?要借助所谓不动的恒星定位。

现在的恒星行星概念与古时不同。像是太阳,古人就认为它绕地球转,不属于恒久不动的那类天体。

但,另有一些观测现象古今相似。

夜空上有明显移动的五颗星星。是如今说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古称五纬,即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

今天说的恒星,古时能观测到二十八宿,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在天幕上似乎固定起来。

借此,当某颗星出现在天空,就与什么季节到了、哪种节气来了相互挂钩记忆,比如“七月流火”。

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晕?搞不明白天上星星了?

那很正常。

古代天文学很不简单,二十四节气正是从此复杂体系中推演形成。

题外话。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非常值得高兴。

这绝不能让隔壁“宇宙国”给偷了去。

偷节气不是偷走二十四种称呼。其背后蕴藏的是庞大且深刻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是一整套观察太空的深奥知识。中国是发明创建者,这个身份不容被偷盗。】

嬴政迷惑,大秦隔壁有如此大的国家,竟然能堪称宇宙?

朱元璋与朱棣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不知道大明隔壁有这一号国家?

后世必是遭逢了一次大动荡,但惨烈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让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说回冬至点,战国时,天文官测定冬至点,太阳在牵牛初度。

当时,人们都以为恒星在天幕位置不变。

一直到了西汉时期,刘歆编写《三统历》时发现冬至点移动了,他又不能肯定。

东汉时期,贾逵也发现了一样的移动数值。冬至点来到了斗宿二十一度,但他没去探寻变化背后的原因。

直到东晋的某个冬至黄昏。

虞喜看向正南方,发现天空正南方的昏中星是东壁。

这与《尚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