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们支持陛下也就罢了,若他们不支持,则必以其影响力而阻止陛下的新政与思想的推广。”

嬴政凤目轻眯。

不对。

都不对。

这些会影响大秦,但绝不会是大秦从鼎盛走到灭亡的真正原因。

嬴政眸光微移,慢慢落在扶苏身上。

生平第一次,他不再是以执政者来审视自己的长子,而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

然后他发现自己长子的根基薄弱得可怜,没有母族,没有妻族,甚至连誓死支持他的朝臣都没有,一旦时局动荡,他唯一能让他参政议事的长子身份顷刻间便会成为有心人刺入他心口的长矛。

他没有拨乱反正清除一切不利东西的魄力。

嬴政静了一瞬。

“大秦亡于汉,但并非你们所说的原因。”

嬴政收回视线,“而是亡于内部之乱。”

一个空前强盛的王朝不会从外部被人攻破。

——是大秦内部出了问题。

嬴政懒懒抬眉,看向李斯,“廷尉,令媛与扶苏好事将近,此事你需多费心。”

王绾脸色微变。

——所以,陛下到最后还是选择了李斯?!

李斯呼吸一紧,诚惶诚恐,“臣领旨。”

“臣定不会辜负陛下对臣的期望!”

扶苏嘴角微抿,面上浅笑变得极淡。

——他并不认同廷尉的主张。

蒙恬起身,拱手相贺,“贺公子大喜。”

“今日上林苑传来喜讯,说是水稻吐了芽,模样与咱们的水稻大不相同。”

寒酥笑着与鹤华道,“咱们的水稻苗弱纤细,天书给的种子则颇为粗壮,纵是日后遇到大雨大风,也不会被轻易刮倒。”

“不惧风雨,又少虫害,这种神物的产量怎会不高?”

“内史说了,莫说只是一两千,若是风调雨顺,产量再高些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一个奴婢,寒酥远比鹤华更清楚粮食对黔首的重要性,“这种水稻若能推广天下,九州黔首便不会再饿肚子。”

“公主,您日后必会被立庙供奉,享万世香火!”

“黔首们不感谢阿父结束战乱,却感谢我?”

鹤华有些不解,“为了这些粮食,他们便会为我立庙?”

“公主,民以食为天。”

寒酥道,“对于黔首来讲,没有什么比吃饱肚子更重要。”

鹤华似懂非懂,“这样啊。”

“那黔首吃饱肚子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抗拒阿父的新政了?”

鹤华更关注这件事,“阿父的郡县制能更快推行下去?”

“自然。”

寒酥莞尔,“若能安居乐业,谁还会惦记之前的王与侯?”

鹤华彻底明白了。

黔首们吃饱穿暖,便不会再怀念故主,便能接受大秦的一切,把自己当成秦人,对阿父誓死效忠。

——所以,粮食真的很重要。

不止是粮食,还有其他东西。

兵役,徭役,赋税,这些大兄在她面前讲过的东西,关系到黔首能不能在吃饱肚子的情况下过得好。

所以儒家的仁义是对的,墨家的兼爱是对的,法家的赏罚有度是对的,甚至兵家的攻城略地也是对的。

他们缺一不可,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缺点,需要阿父仔细甄别。

事实证明阿父做得很好,否则不会天下一统九州归秦。

鹤华双手捧着脸,第一次对粮食,对国家,对朝政有了全新的认识。

“寒酥,咱们去上林苑吧。”

鹤华道,“我又认识了很多字,肯定能帮到治粟内史的。”

听闻鹤华要去上林苑,蒙毅立刻放下所有政务,亲自引兵来送。

——陛下亲自下的命令,要他事事以公主为重。

有蒙毅护送,这一路本该是顺畅无比,但是鹤华却在路上遇到一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她遇到了胡亥。

“小十一,你也去上林苑?”

胡亥坐在步撵上,隔着鹤华轿撵上的纱幔对鹤华道,“正好,兄兄也要去,咱们一道走?”

鹤华轻哼一声,“你总欺负我的人,我才不要跟你一道走。”

“几个卑贱的奴婢罢了,也值得你与兄兄生分?”

胡亥不置可否,“小十一——”

“蒙卿,我们走。”

鹤华直接打断胡亥的话。

胡亥脸色微变。

蒙毅剑眉微挑,拱手抱拳,“公子,臣先行一步。”

“滚!”

胡亥声音冷冷。

章邯眉头微动。

一行人继续向上林苑进发。

蒙毅放慢速度,与鹤华的轿撵齐平,低声向鹤华道,“公主,众目睽睽之下,您这般落公子面子恐为不妥。”

“我知道。”

鹤华蹙了蹙眉,“可我就是讨厌他。”

“抢我的东西,还打我的人。”

“寒酥姐姐额头上的疤便是他用东西给砸的。”

“我讨厌他!”

鹤华气呼呼。

寒酥心中一暖。

——公主是极好也极善良的人。

“胡亥与小十一不欢而散?”

嬴政眉梢微挑,“小十一脾气好,必是胡亥口出恶言,两人才会不欢而散。”

赵高嘴角微抽。

——陛下越发偏心了,连原因都不问,便断定是公子的错。

可问题是这一次公子什么都没做,是公主因之前的事情对公子发火,两人这才分道扬镳,没有一同去上林苑。

赵高道,“陛下,公子不曾——”

然后他看到嬴政眸色微深,向他看过来,“你似乎很紧张朕对胡亥的态度?”

“奴婢是紧张陛下。”

赵高心头一惊,连忙改口,“陛下政务繁忙,却还要为公主公子之事烦心,奴婢心疼陛下,所以才会——”

“你最好如此。”

嬴政懒懒收回视线。

赵高身体一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陛下,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但嬴政却是看也未看他,径直吩咐小寺人,“宣李斯觐见。”

若水稻能顺利推广,原有的粮食翻倍丰收,那么大秦的赋税便不再是苛政,郡县制便能顺利推行,将文化风俗大不相同的天下九州牢牢拧成一股绳。

——这样的大秦,还会轻易被汉取而代之吗?

路上胡亥,鹤华深感晦气,好在有蒙毅相送,胡亥倒也没有跟上来,寒酥又备了小点心,鹤华吃着小点心,听寒酥与她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上林苑。

“公主,您怎么过来了?”

一听鹤华来了上林苑,在水田里观察水稻涨势的治粟内史连忙换了衣服来迎,领着鹤华去看涨势喜人的水稻苗子。

“公主,您请看。”

治粟内史道,“这是咱们大秦的苗子,这边是您的苗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