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一个纤细,一个粗壮,一个招虫害,一个几乎看不到虫子。”
“您给的种子简直是神物!”
“假以时日,必能大获丰收,改变历史!”
治粟内史激动不已。
鹤华不太懂水稻,但听治粟内史这么一解释,她再看水稻苗子,似乎的确不一样,于是她点点头,奶声奶气道,“辛苦你。”
“不辛苦不辛苦!”
治粟内史连连摇头,一脸喜色,“能在公主的帮助下种出这样的水稻,是臣几世修来的福气!”
寒酥噗嗤一笑。
她印象里的治粟内史是个倔强的小老头,种得一手好粮食,又算得一手好账。
有才之人皆恃才傲物,治粟内史也不例外,只对陛下有几分好脸色,其他人想得他的好态度比登天还难。
但现在,目无下尘的治粟内史对公主说话时竟用了敬称,十足的敬重与钦佩,这是陛下在治粟内史那才有的待遇,而现在,却被治粟内史用在年仅四岁的小公主身上。
——可见粮食这种东西不仅能让黔首安居乐业,更能让鼻孔朝天的治粟内史对公主心悦诚服,毕恭毕敬。
“内史,我近日又学了很多字,又能帮到你不少忙啦。”
鹤华笑眯眯道。
随着年龄渐长,鹤华说话逐渐清晰,哪怕句子长,也能让周围人听得懂,治粟内史听之大喜,连忙让心腹捧来种植方式的抄录件,让鹤华读给他听。
鹤华过目不忘,学东西极快,又加上难认的字老师备注的有拼音,两相配合下,鹤华勉强把前几段读了出来。
“用石灰水浸种子?”
治粟内史轻捻胡须,有些疑惑,“消毒催芽?”
“农家肥,普钙,硫酸钾肥?尿素?那又是什么?”
“我也不知。”
鹤华摇头。
治粟内史轻轻一叹,“这些多是天书才有的东西,在水稻生长之际加入水稻之中,促使水稻多产丰收。”
“我们没有这些东西,只怕产量未必能达到天书的产量。”
“但纵然达不到,也比咱们现在的亩产高。”
蒙毅道。
“这倒是。”
治粟内史笑了起来,“纵然达不到天书的产量,但能翻个三五倍也是好的,足够养活黔首了。”
鹤华却有另外一个想法。
粮食很重要,粮食丰收的关键在于肥料,这些肥料大秦没有,那么她得想办法从老师那里弄过来。
——明明能翻几百倍粮食,为什么要眼睁睁看着因为没有肥料而只能翻三五倍呢?
恩,她今晚便问老师制造肥料的办法。
鹤华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到了晚上,老师如约而至,今夜教的是数学和千字文,有博士开蒙,鹤华学东西比以前更快,一节课还没上完,便把老师教的东西全部学会了。
学会之后,她便兴奋举起小手手,“老师,我有问题。”
“鹤华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呀?”
“呃,我的问题是,农家肥,普钙,硫酸钾肥和尿素分别是什么呀?”
“它们是怎么做的呀?”
“为什么用了它们,粮食就能翻倍丰收了?”
第17章
“这些是肥料,促使农作物丰产丰收的东西。”
“肥料对于农作物来讲,就像是我们的人类所需的营养品,比如说牛奶鸡蛋维生素之类的东西。”
“肥料能让农作物更茁壮,而牛奶鸡蛋维生素,也能让人类茁壮成长,身体健康。”
鹤华懂了。
原来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品,有了这些东西,农作物能丰产丰收,就跟人吃了牛奶鸡蛋维生素,身体也会更加健康一样。
……等等!吃了牛奶鸡蛋维生素,人的身体会更加健康?!
鹤华眼前一亮,顷刻间有了更关注的东西,“老师,维生素是什么呀?”
“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就有维生素。”
三四岁的小孩不知道维生素很正常,老师尽量以小孩子能听懂的话来解释,“但有时候营养不够均衡,或者吸收的不好的情况下,我们的人体会缺乏维生素,这个时候呢,我们就需要借助外在药物来补充维生素。”
影响不够均衡?
吸收不好?
鹤华想了阿父。
阿父缺乏维生素吗?
她不太清楚,她清楚的是阿父的身体不及蒙恬李斯这些人好。
李斯鲜少寻医问药,蒙恬能抱着她扔高高。
但阿父不一样,阿父每隔三五日便会有太医问诊,以前批阅竹简文书时,胳膊时常疼得抬不起来,现在竹简换成了纸张,阿父的胳膊才好上一些,能抱着她来回走动了。
这样的阿父,似乎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
“那,如果我爸爸吃维生素,我爸爸的身体就会好起来吗?”
鹤华忍不住问道。
鹤华小朋友的爸爸身体不太好?
老师看了看玉雪可爱的小团子,不免有些同情,“这个问题只有医生才能回答你。”
“不过普通人多喝牛奶,多吃鸡蛋,补充一些膳食维生素,再多锻炼身体的话,身体肯定会好起来的。”
“那,我要怎样才能弄到维生素呢?”
鹤华追问。
“我们学校就有呀。”
“这就是维生素,政府补贴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来老师这里领。”
“不过很多小朋友的家长觉得政府补贴的东西不好,一般不吃,都是吃自己买的高档维生素。”
“不止维生素,还有政府补贴的牛奶和钙片之类的东西。”
“家长们很嫌弃,基本上没人找我领。”
“这些东西其实很好的,符合国家生产标准,只是不打广告,包装又简陋,所以才会给人造成一种它们不好的错觉。”
“它们好!特别好!”
鹤华立刻举起小手手,“老师我要!”
“好,等你家长来接你的时候,老师拿给你。”
老师笑眯眯揉了下鹤华的小脑壳,“还有你想了解的肥料,老师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给你带来一些相关书籍。”
“鹤华小朋友,加油鸭,指不定下一个农业科学家就是你呢!”
来接鹤华的是一个高挑女人,话不多,带着墨镜与口罩,除了必要的交流外,老师从未听她多说一句话。
“鹤华妈妈,这是鹤华小朋友要的东西。”
老师把维生素牛奶和钙片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女人。
女人微微一顿,慢慢接过来她递过来的东西,“谢谢。”
“不客气。”
老师看了一眼女人。
怪事。
她似乎听到女人声音有一瞬的低哑?
想了想,老师晚上给鹤华爸爸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