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6


来不及做了,好在之前做了没上身的衣裳还有好些呢,不愁穿。

沈菡翻出一件豆绿色的常服袍在玄烨身上比了比:“好在咱俩今年都没胖,你最近还比之前瘦了一些,以前的衣裳都能穿。”

玄烨低头看了看箱子里的各色衣裳:“这些都还鲜亮,拿出来穿挺好,不过新衣裳也照常做就行,不用顾忌什么。”

沈菡一愣,凑过去小声道:“我那不是……现在不要紧了吗?”不用继续装病了?

玄烨轻轻笑了笑,捏了捏她的脸:“不要紧了,朕也差不多该痊愈了。”

第249章 孝子

沈菡不太明白, 不过这些事情她也不想多打听,她只要陪着他,配合他就好了, 别的事情他自然能处理。

没多久,九经三事殿和万树红霞都重新解了禁,沈菡见玄烨一边换衣裳一边打量她的妆镜台:“怎么了?”

“嗯……”玄烨摸了摸自己的腮帮子:“朕是琢磨着要不要涂点儿粉。”也好显得更苍白虚弱一些。

虽然这段时间他有意在控制体重,但面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

沈菡:“……”明白了。

她拿过桌上的粉盒和自制的粉饼、粉刷:“过来吧, 我帮你。”

玄烨坐在镜子前看她用小刷子在他脸上忙活,连嘴唇上都轻轻盖了一层粉, 他左右照照,犹豫道“会不会有些假?”

沈菡最后用粉饼在他脸上压了压, 免得掉妆:“反正你坐在上面, 离着别人大老远, 一般人也看不清。”

看清了也不敢说。

玄烨想想——有道理。

“那行吧, ”他起身理了理衣裳, 对沈菡道:“朕走了,你看着叫人把东西收拾收拾,咱们今儿就回清溪书屋吧。”

“好。”

万岁爷顶着一副可以完美诠释‘我儿叛逆伤透我的心’的病容上朝去了, 沈菡看看手里的粉盒, 若无其事地放回去, 转身吩咐紫裳:“把季纶叫过来,咱们收拾东西, 打道回府了!”

终于可以回清溪书屋啦,万树红霞身处前朝,虽然地方很大, 但终归不及清溪书屋住得舒服。

等一切安顿好了,这些日子京里沸沸扬扬的各种消息, 也开始传进沈菡的耳朵里,沈菡也明白了为何玄烨终于可以‘痊愈’了。

胤祥这些日子闲着没事没少往京里溜达,这会儿高兴地给额娘汇报消息:“京里现在流行的戏目换了,正在唱一出叫《墙头记》的新戏,作者没什么名气,但戏写得还不错,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在京里火起来了。”

这个墙头记的故事情节也简单,说是有一位张木匠,妻子早亡,他通过数年的辛勤劳动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拉扯成人。

儿子大乖从小被父亲送去学做生意,长大后发了财,娶妻李氏,李氏还带来了一份丰厚的嫁妆,所以大乖的生活过得很熨帖。

此时张木匠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劳作,需要儿子照顾。然而儿子大乖却已经生了私心,对父不孝,不愿供养父亲,还将父亲赶出了家门,任凭父亲如何叫门,就是不开门。

最后逼得父亲不得不拖着病体爬墙回家,结果上去后下不来,生生被架在了墙头上。

张木匠在墙头冻而昏迷之际,老友王银匠路过,问明情由后,顿时义愤填膺。

为了帮助张木匠,王银匠利用其子贪财如命的本性,定下了一条计谋。

他到大乖店铺中以讨账为名,假说张木匠早年曾经私下积攒了一大笔银子,用作防老。

大乖果然上当,为了早点儿拿到这笔财产,从此十分用心地奉养老父。

然而,张木匠虽然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内心却因欺骗儿子,以及自己根本没有钱财而痛苦万分,不久之后便抑郁而终了。

张木匠临终之前,被儿子逼问银子到底藏在何处,他不敢明言,只能无奈地留言说"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

大乖认为王银匠知道银子下落,是以请来王银匠主持老父的葬礼,并询问银子下落。

王银匠痛恨大乖不孝父亲,所以声称银子被张木匠藏于墙下。大乖夜里跑去刨墙,谁知墙壁突然倒塌,不孝之子就这样被砸死在墙下,遭到了报应。

沈菡:“…….”

嗯……太子那戏取材自历史故事,皇上这戏却是取材自民间。叫沈菡看,历史上皇帝和太子的恩怨纠葛,百姓听个热闹,却未必能感同身受。

但张木匠辛苦养大了的儿子不孝顺,这个,可不是一般的接地气儿。

就算是到了现代,“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深入人心,何况是在这个“视男丁如命”的年代,不孝顺的儿子,绝对非常有舆论市场。

沈菡估计,现在京里的舆论应该已经开始翻转了吧?

胤禛点头:“确实,之前京里都在说皇上打压太子,太子可怜。但现在百姓已经开始议论皇上这些年待太子的各种好处了。”

不单如此,皇上生病的消息现在也是尽人皆知了——父亲生了重病,当儿子的不但不想着怎么赶紧照顾父亲康复,反倒因为不得娶妻心怀怨恨?这还是为人子的孝道吗!

总之,之前太子接连丧女的可怜形象,在这出戏的大力宣传之下,已经快被洗成不孝子了。

舆论战啊舆论战,上层路线果然是打不过群众路线的。

沈菡安心了,既然玄烨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她就不用跟着瞎担心了,她对玄烨的手段还是很有信心的。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沈菡所料,别看玄烨在万树红霞缩了那么些时日,但他对外面的局势变化了如指掌,对如何处理此事也早就胸有成竹。

玄烨回朝后的第一件时,既不是处理政务,也没有与索党正面对抗,而是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

——他把康熙二十六年被贬黜至内务府包衣旗籍的前任起居注官,御前侍讲、曾经也做过皇子们老师的徐元梦又给扒拉出来了,让他重新担任皇子们的老师,且在御前行走。

徐元梦?

这个名字真的很久没出现了,但因为之前的事情沈菡印象挺深,所以这个人名甫一出现,她就想起来了。

当年汤斌出事前后,玄烨为了证明满人的汉学程度并不低,令满人侍讲学士和汉人学士在御前比试才学。

结果汤斌当堂嘲笑满人侍讲官德格勒的试卷,引得玄烨心生恼怒,之后君臣二人生出芥蒂,最终导致汤斌郁郁而终。

其实这里面原本没有徐元梦的事儿,他虽是满人,但和德格勒、汤斌都不怎么对付,谈不上被谁牵连,但偏偏他犯错犯的不是时候。

那时,前朝的汉臣正在和玄烨争太子出阁读书的事儿,汉臣想把太子教成‘汉人的太子’,玄烨却不能容忍汉臣对太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