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7


的影响,一定要太子不忘满洲传统,也决不允许汉臣以‘汉学’,从心里上凌驾于满人之上。

所以汤斌和德格勒一事发生后,玄烨当即带着皇子们到瀛台射箭,并亲自下场教导皇子和太子,以警示在场皇子和汉臣——满人不能丢掉祖宗遗风。

结果就在这关键时刻,身为皇子老师的满人徐元梦,竟然当众掉链子,骑射水平拉垮得不行,丢脸丢到了汉官的面前不说,玄烨诘问,他竟还敢反驳,简直是当着在场这么多人的面给玄烨和满人脸上抹黑。

玄烨震怒,徐元梦被当着无数汉臣和皇子学生的面施以鞭刑,之后玄烨下令籍其家,打入内务府包衣籍,并将其父母发往黑龙江安置。

沈菡后来还琢磨过这件事,觉得当时玄烨一方面是因为确实生气,另一方面,也是想对汉臣示威——皇子先生又如何,精通汉学又如何?在满人的传统里,老师也只不过是家奴罢了。所以徐元梦做为一个炮灰工具人,当年才会受到那样的重罚。

可是玄烨怎么又把这个人从犄角旮旯翻出来了呢?

胤禛说起此事有些复杂:“因为阿玛说,他是个孝子。”

徐元梦曾经是他们的老师,胤禛受沈菡的影响,从未将老师视作家奴,一直都是很尊敬的。但当年老师在眼前被那样鞭打,他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虽然后来额娘给他解释过阿玛那样做的原因,但他能理解,却很难从心里认同。

沈菡不解:“孝子?怎么说?”

胤禛解释说当年徐元梦被重责后,曾拖着重伤的身体,在大雨中跪在乾清宫门口求见玄烨。

胤禛:“徐元梦当时说自己奉职无状,死不足惜,但是其父为官清廉,当官数十年,家中积蓄不过五百金。且他的父母都已老病,实在承受不了流放之苦,但他自己年轻力壮,是以请求皇上能够允许他代父母谪戍。以他的年纪,还能入伍当兵,为国效力,比父母流放更有价值。”

哦……原来是这样。

沈菡明白了,依玄烨的脾气和性格看,徐元梦能有这样的孝心,实属不易,他应该会从轻发落。

胤禛点头:“阿玛当时听说后就立刻让人去传旨赦免徐元梦的父母了。”

沈菡琢磨了一下,算是明白了玄烨的意图。

如果说《墙头记》这出戏针对的是民间,那徐元梦这个人针对的就是朝堂。

不得不说,把这么个‘孝子’从内务府的罪籍里扒拉出来,一口气又给提拔回御前,这可比皇上亲自指着太子的鼻子骂他不孝要狠多了。

皇上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在犄角旮旯里生了五六年灰,已经注定一辈子前途无亮的人重新回到御前,一步登天,太子能做到吗?

皇上就是想让这些人都看看——太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你们的,朕现在就能给你们。而你们若是想获得同样的待遇,只要看看摆在眼前的这位“孝子”,应该就明白朕希望你们说什么,怎么做了吧?

而且,沈菡想起前几日玄烨看着礼部再次递上来的太子婚礼事宜折,那种复杂又默然的表情……

大约,他还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希望太子看到徐元梦,能明白皇父究竟希望他做一个怎样的儿子吧。

只是,太子能明白吗……

第250章 漏洞

太子是否明白皇上的心思, 那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从面上看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前朝是没有一刻消停的。

皇上和太子之间的暗斗, 加上索党、明党、保皇党、中立党、反太子党之间的明争,各方势力杀得激烈。

没有外敌,朝中这些精英们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就总喜欢和自己人斗一斗, 来给自己找点事做。

不过这和窝在清溪书屋里悠闲猫冬的皇后娘娘都没什么关系。

沈菡自从知道玄烨现在已经占尽上风后,对这件事就不怎么关心了, 这也不归她管。

这天玄烨回来,见到菡菡竟然破天荒地没在炕上窝着, 而是在书房的书案边站着, 他走过去看看, 奇怪道:“怎么想起来练字了?”

这都多少年没见她有这个闲情逸致了。

沈菡笔下没停, 随口道:“没什么, 就是闲着没事儿突然想起来的。”

沈菡从西苑回来之前就想清楚了,她的本职工作是当皇后,不是和太子两个打擂台, 那是玄烨的工作内容。

她做为玄烨的妻子和爱人, 支持他、陪伴他, 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必要时主动给他打配合都没问题, 但却没必要把自己也陷进他的工作圈里去,弄得自己烦躁焦虑,惴惴不安。

关注局势是对的, 但却不应该被局势的变化带着走,她应该找回自己的生活步调和节奏, 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清醒。

所以这段时间沈菡久违地找回了一点儿年轻时候的心态——吃好、喝好、穿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过得开开心心的,才不枉重活一遭嘛!

她这些日子不光把练字捡起来了,画画、弹琴、下棋,她都打算学一学,学个什么水平不要紧,重点是陶冶一下情操。

沈菡抬头冲玄烨一笑:“我还想了好几样新菜,膳房正琢磨呢,等做好了你尝尝。皇额娘知道我又想了新东西可期待了,说是我这几年懒了,她都好久没尝着新鲜滋味儿了。”

太后上了年纪,味觉有些钝了,早年偏爱清甜滋味,这几年吃饭却越来越爱重口了。不过老叫她这么个吃法也不行,伤身。

“要是哪天你腾出空来,不如咱们叫上孩子,陪皇额娘吃个火锅?”沈菡放下笔看玄烨:“皇额娘其实挺喜欢火锅的味儿,可惜寿萱春永没人能配皇额娘吃,她自己一个人,吃起来也不是那个味。”

前几天沈菡过去请安,太后还叹了一声,说是年轻的时候她满语不好,也不通汉话,自从进了紫禁城,就关起了屋门,不爱跟人打交道了。

可现在她学会了满语和汉话,想过些热闹的日子,却发现自己已经没了能打交道的人,只能安安静静一个人呆着了。

沈菡瞧着太后和寿萱春永的一众老姑姑、老嬷嬷也是怪可怜的,她们的日子都是随着皇上走的。园子里热闹,她们就也能跟着热闹热闹,园子里冷清肃杀,她们便也只能老老实实窝着。

玄烨瞧她说完太后,又念叨起两位公主,说是两人年纪也大了,该攒嫁妆了。内务府给的都是些例制的东西,不贴心,瑾贵人和布贵人积蓄又少,添不了什么东西。

这两个孩子都是在沈菡眼皮子底下看大的,她现在是嫡母,自然要好好给两人准备一份贴心的嫁妆。

宫外头的娘家、妹妹家、几位福晋家……

还有裕亲王府、恭亲王府的家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