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渐地红了,好似不太自在的羞愧。
陈静婉觉得两人这样子特别有意思,心里暗笑出声。考虑到海常在确实不会玩,于是陈静婉放水道:“没事,姐姐大可以让莫如帮你认牌。汉字和蒙语终究不同,你先熟恶熟恶牌面。”
海常在感激地谢了陈静婉,依照莫如的指示也跟了一张“东风”。
下一个是宋福舟。
宋福舟左看看,右看看,叹了声:“唉。”
然后他也跟了一张“西风”。
最后到了仪贵人。
仪贵人自从和陈静婉熟悉起来,就不再如初印象里那般冷漠。她毫不犹豫地打出一张“三条”,成了牌桌上紧跟着陈静婉之后的稳如磐石发牌人。
轮到陈静婉,她又摸了一张“七条”。
她将两张七条并排放在一起,而后打出“北风”。
海常在抓牌、看牌。
犹犹豫豫之后,她打了一张“三饼”。
紧接着是宋福舟,他抓起一张看了眼,心如死灰地又打了出去。
和他上一张“西风”放在一起,好似一对双胞胎。
最后依然是仪贵人,她不动声色地取了牌放进队列,而后也打出一张“三饼”。
……
第一局是仪贵人胜利了。
陈静婉没想到仪贵人学得这么快。她就剩下最后一张七条,怎么也等不到。等仪贵人将牌面公开时才发现,剩下的两张七条可都在仪贵人手里捏着呢,她怎么可能等得到!
陈静婉倒也没多沮丧,玩牌嘛,有输有赢才有意思。
她很快振作起来,准备开始第二局。
第二局的时候,海常在似乎也适应多了。
她不再完全倚靠莫如帮助她认牌,虽然思考的时间依然很长,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宋福舟依然手气不太好,这一局甚至打出了三张“七条”。
陈静婉看到他打出第三张“七条”时,眼眶都红了。
真是委屈孩子了,陈静婉想,但是心里却没止住地笑出声——真的好惨啊!
连着试玩了三局后,落落也从膳房端着酒水回了来。
她给三位主子没人倒了一杯,陈静婉尝了尝,发现是玉液桂花米酒。
桂花米酒的度数并不算高,只是单闻起来就有浓郁的桂花香味。落落一并拿来的酒杯是那种很小的白酒杯,因此喝一杯其实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四个人心满意足,决定开始正式下赌注开牌。
第一局,陈静婉全力以赴,庄家胜。
第二局,仪贵人后来居上,仪贵人胜。
第三局,仪贵人算牌速度超快,再一次死死地卡着陈静婉需要的“九饼”不放手,仪贵人险胜。
……
直到第十四局,一直没有怎么说话地海常在突然“哎呀”了一声。
陈静婉看去,发现她懵惜懂懂的,娃娃脸上浮起害羞的红晕,好似一只刚出生的小兔子,眼睛瞪得老大。
“怎么啦?”陈静婉问她。
“我好像……清一色了。”海常在摸着她牌面的两端,不确定地开口。
陈静婉:“!”
仪贵人:“?“
两个人对视一眼,互相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她们的震惊。
陈静婉:你不是会算牌吗怎么海常在的清一色都没算出来?
仪贵人:你是不是对她放水你是不是对她放水你是不是对她放水?
确认了海常在是自己摸出来的,两个人感慨于海常在的进步之快。
只有宋福舟摸着最后的两个铜板,心里苦。
海常在又慢慢地数了一遍她的牌面,而后轻轻地将牌推倒在桌上,踟蹰地开口:“应该...是了
吧。″
海常在终于赢了,还赢了个大的。
她不是庄家,一次就赢了四个铜板,她又惊又喜。
从陈静婉手里接过两个铜板时,海常在红扑扑的脸颊颜色晕得更深。
她连连感谢陈静婉的教学,然后将铜板放进了她一旁已经不剩几个铜板的盘子里。
听说太后和皇后回了官,乾隆先去了太后宫里。
太后跟乾隆絮絮叨叨了一下午,管这又管那,听得乾隆一个头两个大。
偏生乾隆又要在世人面前表现出他的孝顺,太后说他便也只能受着,一直等到太后转移话题了他才能应和两句。
“皇帝也大了,明年出了孝期后宫也该添点新人了。”太后的话总是离不开子嗣,“皇帝明年自然是要选秀的,若是能让哀家再多抱几个孙子孙女的,哀家也就不会天天说皇帝了。”
“是,明年确实有选秀的意思。”乾隆顺着她的话说。
“选秀啊,倒时候务必让皇后来跟哀家汇报。她也是第一次做皇后,哪知道这中间些个弯弯绕绕的,若是第一次选秀就出了岔子,皇帝的脸往哪搁,哀家的脸又往哪搁?”
问题是皇额娘你也没当过皇后啊!乾隆在心里默默为富察皇后说话,他知道太后对后宫各项事物要求极严,正是因为她曾经确实没有享受过权利。但皇后终究是皇后,乾隆并不想让太后权利过多,他虽不显,心里却已经有了计较。
但表面上,乾隆仍连连点头称是。
最后,太后提起了陈静婉。
“哀家看了陈常在抄写的经书,确实很用心。”太后连连称赞,“她能有这个心思值得褒奖,若后宫里人人都如皇后和她一般对佛祖敬重,哀家也就不用担心这后宫的祥和了。”
“皇额娘说的是。”乾隆点头,“朕自然会赏。“
“她能主动想方设法孝顺哀家,哀家自然也不能没有表示。”太后道,“就把从中正殿请回来的
开光手串赐给她一串吧。”
乾隆:“皇额娘这赏赐对她来说太贵重了。“
太后不甚在意:“若是她能一直保持这种虔诚之心,倒也不算贵重。”
……
乾隆从太后宫里出来后,紧接着就去看望了富察皇后。
皇后忙着明日除夕宴会的事情,没办法抽身搭理他。乾隆无可奈何,只得重新回到养心殿批奏折。
于此同时,高贵妃抄写的佛经才姗姗来迟。
乾隆只扫了一眼,就看出高贵妃的敷衍。
高贵妃的字确实不如陈常在的,但是就态度上,陈常在能够一笔一划将每一个字体都写得很清晰,但是高贵妃就不行。尤其到第二册 后半卷,明显有赶工的意味在,看得乾隆更是恼火。
“把这送回去,告诉高贵妃,一遍抄不好就抄第二遍,两遍抄不好就抄第三遍,什么时候抄好了,什么时候送到太后那去。”
李玉接了这烫手的山芋,想着又要被高贵妃指着鼻子骂就头疼。
……
晚膳前,乾隆又想起了陈静婉。
既然无事,那他不若去延禧宫看看。
到了延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