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难得见到,前去兵部坐着吃杯茶,好好叙叙旧!”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尚书是秀才,又是兵,天天为了粮草的事情在户部掀桌子,程子安一直绕着他走。

程子安也呵呵,“我着实想不起,能与何尚书叙什么旧。等到我们旧了之后,再叙如何?我还有差使在身呢,着实没空,还请何尚书见谅。”

何尚书只当做没听见,干脆跟在了程子安身后,一幅要赖定了他的架势,道:“程侍郎忙甚?可需要我搭把手帮忙?”

程子安甩脱不掉,便干脆直接道:“何尚书寻我有何事,直接说吧。”

何尚书一听,更是不客气了,道:“程贤侄,可能帮我一帮,在户部讨到西北兵的粮草,好让西北兵能在过年时,吃个饱饭?”

哟,先前还叙旧,这时已成贤侄,进展着实太快了些。

程子安挠挠头,显出满脸的为难,想了下,一甩手,叹了口气,道:“都是为了大周,都不容易。我正要去见圣上,正好要说钱的事情,何尚书不如跟我一起前去。”

何尚书二话不说跟了上去,好奇问道:“程侍郎水部又缺钱了?”

程子安摇头,道:“非也,是俸禄的事情。粮食价钱上涨,俸禄的粮食等补贴,粮食的补贴拿到手,在世面上只能买到折合八成左右的粮食,这可亏大了。”

何尚书没去亲自领过俸禄,只是他听到粮食,脑子转得飞快,道:“程侍郎,你难道要让圣上,贴补给你俸禄?”

程子安道:“那是圣上,是天子,我敢要圣上贴补我俸禄,何尚书莫要说笑,害我!”

何尚书干笑一声,道:“是是是,我是武将,粗人,程侍郎休得怪罪。”

程子安不紧不慢地道:“倒是何尚书,可以向圣上要粮草啊!”

何尚书皱眉,道:“我以前要过,圣上推脱给了户部。”

程子安琢磨,那就是西北兵,其实没那么缺粮草。

不过,有何尚书在,倒是一份助力。

程子安同何尚书一起求见,圣上见到他们一起来,惊讶不已道:“你们有何事求见?”

何尚书斜向程子安,等着他说话。

程子安目不斜视上前,道:“回圣上,臣在兵部前同何尚书遇到,说了几句话,正好是因为同一件事求见,便一起前来面见圣上。”

何尚书琢磨着程子安的话,虽觉着不大对劲,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没打断。

毕竟是他缠着要跟来,不管过程如何,能要到粮草就行。

程子安道:“臣是粮食不够,何尚书是西北兵粮草不足。臣与何尚书,想一并请求圣上,将西北兵的粮草,折算成银两。或将俸禄中粮食折算成的银子,重新以粮食如数发放。”

何尚书惊讶地看着程子安,圣上也楞在了那里。

作者有话说:

第98章 98 九十八章

◎无◎

近日朝廷一片混乱, 圣上本就烦躁不已,何尚书也就罢了,程子安居然将他几颗俸禄粮食拿出来说, 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圣上阴阳怪气, 冷冷地道:“程侍郎,看来朝廷亏待了你, 居然连饭都吃不起了?”

何尚书见圣上发火, 想替程子安说一句话, 不过想到他打胡乱说,自己可没想过要将西北兵的粮草换成银子,一气之下,也干脆闭了嘴。

程子安赶紧赔罪,道:“圣上, 臣吃得很饱,只是臣平时吃得不算多,家中的仆妇,只会做些乡间的家常菜, 吃不上山珍海味。家族简单,没穷亲戚, 族人要拉扯, 在京城住的宅子,也是赁来,有房屋署的贴补, 花不了几个银子。臣是担心, 别的朝臣百官, 他们要是负担重了, 要是靠着俸禄而活, 粮食一涨价,就该入不敷出了。”

何尚书听得瞠目结舌,差点脱口而出,放眼放去,哪有朝臣官员真正靠着俸禄而活?

嘴皮刚一张,何尚书直觉着不对劲,慌忙紧紧闭上了嘴。

程子安这番话,可没那么简单。

官员穿金戴银,住华屋,出入香车宝马,仆从成群,养着谋士师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戚族人,恨不得人人都做官。恩荫出仕,结拜结亲,门生等等各种关系,形成一张张巨大的关系网。

官员俸禄虽高,朱雀大街上铺子,随便进去银楼买一套头面,番邦来的精巧玩意儿,天香楼宴请几次下来,俸禄就花得一干二净。

朱雀大街上的铺子,做的全是达官贵人归豪绅的生意。

豪绅起码九成都投靠了达官贵人,富,远在贵之下。

且程子安提到了粮食,何尚书直觉没那么简单。

圣上想得比何尚书要深,没搭理程子安前面那些指桑骂槐,眉头一蹙,敏锐地道:“粮食涨价了?涨了多少?”

程子安道:“京城的粮食,没石涨了约莫一成不到,至于底下州府的粮价,臣就不清楚了。”

一成不到而已,过年过节时,粮油米面的价钱都得涨一涨,哪值得特意提出来?

何尚书浓眉都快拧成了一团,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这个价钱不算离奇,过年过节时,什么都要贵一些。”

程子安垂眸不语,圣上面上一片冰冷,天子脚下,谅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涨得太多。

只怕底下的州府,粮食价钱该飞涨了。

粮食一涨价,吃不起饭的,只有穷苦百姓。

寒冬腊月的天气,逼得百姓实在无路可走,他们平时再温顺,只要有心人趁机领头,他们会跟着造反。

当年大周太.祖,便是趁着天下粮荒,乱七之后起兵,夺取了天下。

圣上不怕百姓造反,但他恐有异心的将领跟着起兵。

放眼底下的朝臣们,无论谁做天子,他们只管俯首称臣,便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政事堂几个宰相,圣上对王相颇为倚重,他忠诚可靠,可惜他有时行事,失之优柔寡断。

明相与郑相两人在处理朝政上,行事有手腕,章程。两人是老狐狸,城府极深,在忠君上,圣上从不怀疑他们。

只这个“君”字,圣上就要多考量了一些。

圣上思索良久,道:“何尚书,你一直在操心西北兵的粮草,怎地又改成了要银两?”

何尚书还想问句为何呢,暗自恼怒不已,绞尽脑汁在想答案,程子安站出来解救了他。

程子安道:“圣上,何尚书是考量到,西北兵的粮草,由靠近西北的几个州府筹备,皆从几个地方的常平仓征调过去。几个州府今年皆报了灾,加之路不好走,仅仅运送的花销,就可以到三倍的粮草,着实太贵了。还不如给西北兵银子,让他们自己去买。

各州府的赋税银两,全要送到京城,统一铸成官银,存在朝廷户部的库房。

运送赋税银子,路上的花销且不提,其中因为铸银造成的损耗,又是一大部分,按照比例,摊派给各州府负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