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颠的样子,“不赌气了?”

崔凝笑道,“瞧您说的,我赌啥气呀,只是我书读的不好,这段时日没日没夜的读呢,就疏忽给祖父请安了,祖父没有跟我赌气吧?”

“哈哈。”崔玄碧笑道,“我同你一个小孩子赌什么气!”

他想,这个孙女与自己的妻子性格果然不一样,谢成玉平时也不爱生气,但是关系到她自身一些决定的时候,绝对不会容忍他强行为她做主。

“祖父你怎么不问问我考的如何?”崔凝鼓起腮帮,故作不高兴的问。

崔玄碧减掉几片枝叶,“我不问你不会自己说?”

“我考的可好了。”崔凝毫不谦虚的道,“您要是不使坏,我肯定能考上。”

崔玄碧顿了动作,皱眉愠怒,“合着要是你学问不扎实还得怨我?”

“嘿嘿,那也不是。”崔凝也不怕,笑着凑上前,“我帮您剪个盆栽,您给我走走人情?”

崔玄碧把剪刀塞进她手里,“若是敢毁了我的盆栽,有你好看!”

他丢了活儿,便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令侍女上茶。

崔凝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大刀阔斧的剪着,看得崔玄碧心头一跳一跳,已经准备好接受残忍的结果了,“怎么不去求你父亲。”

“哎呀,父亲的脸面哪儿有您的大。”崔凝其实早就求过了,但是崔道郁自己从来都不走人情,当然也不会帮她走。

崔凝过来当然不是纯粹为求他走后门,是怕他不愿意让她考上,背后与人说一声给她刷下来,那可真是没地方哭去。

“鬼精的丫头。”崔玄碧自然是一眼看出她在想些什么。

不过也是崔凝不了解自家祖父,以他的性子,若是不愿意让她考上就绝对不会同意她去考。

崔凝把一盆枝繁叶茂的九里香剪成了一个球,得意洋洋的道,“祖父看我的手艺。”

崔玄碧看着那盆九里香,不语。

崔凝见他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便解释道,“道家周天十六卦,卦卦是圆,圆虽简单,却包涵宇宙之奥妙,所以我剪得这个课有深意了。”

崔玄碧告诉她,“盆景看得可不止是意义,首先得赏心悦目才行。”

“我觉得圆圆的很美啊。”崔凝指了指另外一盆松,“别看这个长得稀稀拉拉,我也能剪成圆呢。”

“行了,你赶快走吧。我答应你就是了。”崔玄碧取回剪刀,生怕她再把那盆松剪出个好歹。

“欸,多谢祖父。”崔凝喜滋滋的道,“下次我还来帮祖父修剪,我觉得自己很有天赋。”

崔玄碧挥挥手,已经不想跟她说话了。

待崔凝走后,崔玄碧拿着剪刀再看那盆九里香,才发觉整株上面没有一片叶子被剪残,她竟然只凭着修枝就将这盆九里香剪成个球!

这手艺是很不错,只是审美就……

崔玄碧笑了笑,觉得其实这个孙女挺有趣。

等待结果的这三天,崔凝还是每日去上学。

其他几个人知道她考了女官之后纷纷感叹,坚定要考女官的人不敢行动,反倒是她这个一直犹豫的人直接跑去考了。

女官的考试通过率很高,但其实三省六部对女官的需求并不多,很多通过考试的人一直都在等候任用,可是有人等一辈子都不会有结果。

大唐兴办女学才是近十年内的事情,多数的女子还是通过家里请先生或者族学进行学习,而且她们着重学的是持家,因此学识方面比起男人会逊色很多,毕竟如女帝以及上官婉儿那样的女人是少数。朝廷允许女子做官,可是那么多十年寒窗的男人都用不完,又怎么会启用女子?

大家都知道女帝挺看重有才华的女子,因此各个官衙会象征性的腾出几个不大重要的官职留给女子,能占上这些位置的人,不是出身权势之家就是家财万贯。

三日之后,正是沐休,崔凝本想亲自去看榜,却被凌氏按在家里,命小厮过去看了回来禀报。

女官考试不会敲锣打鼓的各家传递消息,只有以后被任命官职的时候,才会有人前来报信。

隔了约莫有小半个时辰,小厮满脸喜色的跑过来报信,“咱家二娘子考了个榜首呢!”

凌氏更多的是惊讶,她完全没有想过崔凝能通过考试,更何况是榜首!她顿了一下,问道,“一共多少人?通过了多少?”

“一共十五人,通过十人!”小厮道。

“啧,这考试……”他撇撇嘴,说了一半的话,比平时说全句还欠揍。

崔凝很惊喜,她觉得自己释义写的不好,最多能勉强通过,没想到居然考了个榜首,虽然只有十五个人过了十人,但是第一名还是很了不起啊?

“这回我妥妥的要当上女官了。”崔凝扬着脑袋,骄傲道,“祖父答应给我走人情了。”

我的天爷,可要点脸吧!崔况实在懒得说她,这种事情有什么值得骄傲?

倒是凌氏有些讶异,她还算知道父亲的性子,一般他做出的决定是不肯改的驴脾气,要不然也不会和母亲闹成那样,听说先前还口口声声说除了考三省、兵部、礼部之外,他绝对不会帮忙,怎么扭头就食言呢?

第八十二章 走马上任

不过不管怎样,崔凝考了监察司,又是出身清河崔氏,再加上崔玄碧帮忙打点一二,进监察司是肯定没有问题了。

崔凝很高兴,心里明白,她的第一步走的如此顺利全部都要归功于清河崔氏,如果不是有这个庞大家族背后撑腰,别说走后门了,她连补习、上学或许都很困难,甚至都没有机会认识对她帮助良多的魏潜。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崔凝暗暗决定必须要用力抱紧崔氏这条粗壮的大腿,同时,也更应该认真的做好自己,做好一名崔氏女,哪怕不能给崔氏增光添彩,也绝不能拖后腿。

三个月后,监察司派人来通知授予崔凝九品监察典书的职位,随行还带了一个裁缝,为她量身制作官服。

之后崔凝便从悬山书院退学,成了大唐史上年纪最小的女官。

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之声,御史台也过问了一回,监察司一句都没有辩驳,直接把崔凝的考卷直接呈到了御案之上。

且不说内容写的如何,崔凝的字便有自己的风格,清秀中透出刚劲,刚劲之中又显出潇洒,因常年习武的原因,腕力足够,颇有几分力透纸背之感,倘若在字上下工夫,假以时日定能有大成就。

女帝一见便很是喜欢,还曾私下问过上官婉儿:如此天资,若小小年纪便休学做官是否会偃苗助长?

上官婉儿道:臣私以为,真正有天资的人不论身处何处都不会被扼杀,天资不难求,心性才难求。

她的意思是,倘若崔凝只是天资聪颖。而心性不佳,就算因此走了下坡路也不足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