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惋惜,毕竟这天下有才华的人一抓一大把。
女帝道:上官如是。
上官婉儿很小的时候就遭遇家破人亡,沦落为奴,真正的没怎么上过学,但如今天下多少女子不如她?所以对于有志气的人来说,上学不上学根本不是个事儿。
艰苦的环境更能促进有些人的成长。这就是上官婉儿所谓的心性。
如今大唐不乏有才的女子。可是她们被小心呵护培养,最终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才倒是真的有才。然而一入官场就无法胜任重要官职。
女帝日理万机,此事只不过是小小插曲,如果世家出身的人不是特别有能力,她更愿意选择出身一般的人重用。于是很快将此事抛开。
崔凝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满朝文武那边露了脸,领了官服之后。欢欢喜喜去监察司报道了。
这一次,崔凝才真正看到监察司的全貌,楼台亭阁,花草扶疏。乍一看还以为是误入了谁家花园。
她跟着接引的女官先去掌令那里,然后再去见典书令领差事,之后再见过诸位同僚。
崔凝听到“掌令”。心里便猜测莫不是那日的考官赵凭?
女官停在一间屋子的外面,“掌令。崔典书到了。”
“进来。”
崔凝一听声音,便知道自己果然猜中,待进屋一看,就瞅到了那张“别人都欠我钱”的脸。
“凝见过掌令大人。”崔凝施礼。
“都做官了,不会取个字吗?”赵凭脾气又上来了,烦呼呼的道,“坐吧坐吧。”
崔凝对他的脾气恍如不见,淡定的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坐下。
“你知道典书该做些什么吗?”赵凭问。
崔凝心想,如果直接说不知道,估计又得无缘无故的遭到奚落,“心里大概有数,但详情还得劳大人赐教。”
“嗯。”赵凭这才稍见满意的点头,“监察司每日会有各种文书往来,监察典书负责将这些文书抄成多份,分发到监察司各部手中。看似简单,可是这些文书都十分重要,绝对不能有任何差池!”
“是。”崔凝道。
“没有问题就退下吧。”赵凭道。
崔凝微微张嘴,但见他满面阴云的样子,好像只要她说有问题就要爆发似的,只好道,“哦,那我告退了。”
“要说下官告退!明白吗!”赵凭吼道。
说就说,吼什么呀,吓人一跳!
崔凝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好发飙的,但不愿意同他对着干,态度良好的施礼,“多谢大人赐教,下官告退。”
赵凭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有点憋得慌,奈何崔凝已经飞快的退了出去。
离掌令的屋子远了些,那接引的女官才微微松了口气,放松的问崔凝,“没吓到你吧?”
这女官就是崔净口中那种二十好几还没嫁出去的类型,五官端正,却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但一身的气韵与呆在宅院里的女子到底是不一样。
“没有,上次考试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一回了呢。”崔凝笑答。
女官亦笑道,“你还是头一个不怕他的。哦,对了,忘了自我介绍,我姓扈,名童,字纯之,也是九品典书,你唤我纯之便是。”
崔凝从善如流,“我还没有字呢,纯之先唤我阿凝吧。”
“好。”扈童笑了笑,与她说了一些情况,“典令平时与咱们在一处办公务,脾气好的很,对女官很纵容。”
接着她前后看了一眼,见没有人才又压低声音道,“不过典令没什么担当,有了差错只管往咱们身上推,所以千万别指望他能替你说话。”
“多谢纯之提点。”崔凝忙道谢,心里很明白,扈童头一天就愿意如此提点她,多半是因为清河崔氏的缘故。
扈童道,“阿凝不必客气,同僚理应互相照应。”
到了一座假山前面,便听见那边有女子与男子说笑的声音传来。
扈童咳了两声。
声音戛然而止。
“典令,崔典书到了。”扈童道。
“快过来吧。”一个温和的男声隔着假山传过来。
崔凝随着扈童绕过假山,就看见有三女一男围坐于一张石桌前,桌子上还摆放着茶水,四人都穿着青色官服,其中还有那日警告她离魏潜远点的美貌女官,而唯一的男子是个胖胖的中年人,皮肤白皙,留着一小撮稀稀拉拉的胡子,眼睛一笑就眯成一条缝隙弯起来,看上去就不是个坏脾气。
“见过典令。”崔凝施礼。
第八十三章 蓝颜祸水
“不必多礼。”典令看了身边一名女官一眼,“玉平,你给新来的崔典书让个座吧,我有事情与她说。”
“多谢典令好意。”崔凝立刻道,“不过各位都比我资历深,没有给我让座的道理,我站着听典令说话便好。”
“呵呵,果然不愧是崔氏,有气度。”典令没有继续坐着,站起来道,“走吧,随我进屋里说。”
崔凝冲石桌三位女官拱拱手,抬脚随典令离开。
原来崔凝所在的衙门叫掌书处,赵凭的官职全程是监察司掌书令,他手下一共有两名典书令,也称之为典令,而每名典令手下又有五名典书。
整个监察司的公文往来都要经过掌书处,崔凝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担一部分文书的抄写与分发。
领职之后,在不怎么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五名典书做了自我介绍。
除了之前已经认识的扈童之外,其他三人分别叫冉欣、乔叶儿、宛卿。那个喜欢魏潜的貌美女官就是宛卿。
宛氏虽不是世家,却也是西北大族,祖上是商贾,因他们专门为朝廷供应战马,因而被封了官职爵位,俨然是大唐新贵。
崔凝从扈童那里得知宛卿这些背景,便知晓为什么她这般硬气敢哪鼻孔冲着清河崔氏的人了。
并不是谁都能养好战马,这也是这么多年没有人能动宛氏的原因,崔氏势力再大也有奈何不了的事情。况且就算有实力摧毁宛氏,崔氏也绝对不会为了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拿国家命脉开玩笑。
负责崔凝的典令名叫卢续,如扈童所言,脾气温和。安排得当,崔凝第一日任职,他并没有一下子给太多活,只发了两份简短的文书给她,让她各抄三份,交给三名监察使,让她先适应一下。
之后又说了好些鼓励的话。崔凝觉得他为人不错。
崔凝认认真真的抄写好。又四处打听了三位监察使所在位置,抱着文书一路问了过去。
合欢案三司会审,监察司想派魏潜过去。但碍于他官职不够,便以他在江南立了大功为由,直接擢升为正六品监察佐令,如今手下管着好些人。
因为监察司的主官也不过是正四品。这正六品的官职在这里已经是极高的官了。
崔凝送的文书正是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