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忠心。而湘云这边则不同,毕竟是官家小姐,日后也要主持一方。

因此孙嬷嬷和容嬷嬷,对于湘云更多的是一种规范,这使得湘云虽叫苦不迭,但是却也不得不忍耐下去。

只凭这点,就令保龄侯背脊发寒。

这些事情自然不会跟贾母说,要知道今日来,保龄侯夫人可是要跟贾母打擂台的,哪里能将湘云这边说得轻飘飘。

“如今云丫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眼瞅着瘦了一大圈,我这个做婶娘的看着都心疼。这事儿的确是云丫头不对,我开始也没多想,后来却品出有些古怪。

这云丫头跟永安公主统共没见几次,怎么就这么直接对上了。您知道,侄媳妇儿一直把云丫头当成亲生的,我便问她。

起初云丫头还不肯说,我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竟是咬死了牙根也不说。

最后我逼急了问翠缕,这才知道竟是有人在云丫头面前嚼舌根子,意图离间。可怜云丫头是个没心眼儿的,活脱脱地成了个傀儡。”

保龄侯夫人说到这儿停顿一下看向贾母,果然见贾母脸上阴晴不定,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她心中冷笑,却是打定主意,今日一定要带袭人回家去,慢慢收拾。

贾母听到这,连忙询问道:“就这样,云丫头可说是谁了?”

这话其实说的是废话,贾母管理贾府多年,这些事情在哪里不知。

纵然是之前不知,待到事后稍一调查便也就水落水出。可是这件事情牵扯到宝玉身上,又牵扯到王氏那。

因而她这才装糊涂,试探保龄侯夫人的意思,毕竟史家不同其他。

一门双侯的史家,不但是她的靠山,甚至也有可能是宝玉未来的靠山。

只是贾母也知道,史湘云是绝不能碰的,因为即便是她上门提亲,保龄侯也不会同意,因为他看不上宝玉这个嫡次子。

之前她也曾开玩笑地说过一句,两个孩子有缘分的话。结果未曾想,转头保龄侯夫人就去跟卫家勾勾搭搭。

这京城之中勋贵圈之内哪有真正的秘密,没过几日,便传出保龄侯府与卫家交往密。

贾母也因为这事儿,却是老大的不痛快。只是仔细想想对方,会选择卫家也是正常。

不说对方儿子的人品才学,就看外貌、长相,家庭背景,也的确要好过宝玉。

再者说贾母自身就是史家的人,若是史湘云嫁给宝玉,对于世家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阻力。

相同的对于贾家也是如此,因而贾母便将这件事情放到一旁,却未曾想到今日里竟然被提出来。

只凭着保龄侯夫人几句话,贾母就心知今日里对方是来发难的,并非如同其所言的那般温和。

果然这话一出,保龄侯夫人脸上的泪痕立刻收敛,用手帕擦擦,有些发烫的眼角便直接说道:

“老太太可还记得那个叫袭人的丫头?”

此言一出,贾母心中一跳,她立刻脸色微变,而保龄侯夫人看着对方细微变化,心知这件事情恐怕贾母早就知晓了。

保龄侯夫人心中更恨。

她只看贾母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情贾母肯定早就了解。就自己那个云儿是傻的,想到此处,她试探性地问道:“不知道如今那丫头在何处?”

这话里面的意思,可不是实指袭人在哪。而是询问贾母,这丫头干下这种事情,老太太你怎么打算的?有没有直接处理对方。

贾母自然也是明白,听到对方的问题之后,瞬间沉默。

都是一个圈子里出来的,谁不知道谁?保龄侯夫人当下冷笑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袭人生命倒计时,王夫人生命倒计时。

湘云事件已经完结了,现在实际上是保龄侯夫人借题攻击贾家。

保龄侯夫人是个狠人,当然最狠的是我们挥挥袖深藏功与名的苏槿和水湛。

第126章

保龄侯夫人,见贾母似有踟蹰,心知恐怕对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宝玉的名声。

又或者这其中牵扯到了不能动的人,其实保龄侯夫人之前也有一个想法,便是总觉得其中有些不对劲儿。

不管是袭人利用史湘云,还是袭人打击黛玉,对于袭人这个丫鬟来说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来说弊大于利。

而这种情况下,对方竟然执着地出手,按照湘云所言,几乎每次去贾府,都会被她若有若无地提醒林妹妹如何。

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乃是有心机,可若是五六七八,这其中便有些不对了。

想到这里,保龄侯夫人抬头看向贾母,果然见贾母,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一副难以抉择的模样。

如果说只为了个丫头,能把荣国公夫人为难成这样,保龄侯夫人却是不信的。

这其中恐怕另有其人,而那个人才是贾母想要保护的。

思及此处保龄侯夫人心头一跳,她忽然想起传闻之中,黛玉的母亲与王夫人素有嫌隙。

乃是黛玉生母看不惯王夫人的粗鄙,王夫人却也觉黛玉之母是个假清高。

更兼之她们之间还有着一件仇怨,那便是贾敏未出嫁之前,对方与贾政的关系极好。

贾敏的幼年开蒙乃是贾政亲手教导,虽自己学着不多,却手把手地教会贾敏百家姓、千字文。

兄妹感情极好,说起来也是奇怪,贾赦、贾政兄弟感情冷淡,却独独都与幼妹贾敏关系极好。

因此贾敏嫁人之后,贾政颇感寂寥,更兼之当时贾敏出嫁,王夫人因嫁妆之事惹得贾母不满,这才赐给了贾政一个妾室赵姨娘。

因此,在王夫人眼中,若没有贾敏的存在,恐怕赵姨娘根本就不会出现。

其实此事与贾敏无关,乃是贾政因心思郁结,因而常常对月空叹,这才使得贾母注意。

贾母心疼儿子,又知道贾政不喜王夫人不识字不图上进,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极爽快的伶俐丫头给了贾政。

而这个丫头娘家姓赵,便是如今的赵姨娘。

可偏见人只见偏见事儿。

王夫人对于贾敏一直耿耿于怀,每每言谈都可以窥探不少,保龄侯夫人虽不长接触王夫人,也听过一二。

此时她从贾母的表情倒推,瞬间想明白一切。整个戏子事件中,幕后真正的黑手是王夫人,袭人至多不过是个棋子。

只有如此,贾母的偏袒才能够说得通。想明白这一切,保龄侯夫人冷笑一声:“老太太,我却不知今日老太太为何踟蹰,但我总知道史家的面子不是谁都能算计。

如今因为这事史家几乎成了京城的笑话,湘云那孩子更是成了众矢之的,更不要说这些日子多少弹劾我们家老爷和三老爷的。

这件事总归要有个解释。”

保龄侯夫人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