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
实话说,很眼馋!
“那玩意按个卖,还卖这么贵,我们是不是错过发财的机会了?”
一言说出所有人的心声。
世家大族也意味着有许多人要养,需要大量的银钱,放着可以当黄金的水果扔在家中当观赏植物,连自己也觉得很暴殄天物。
【日本植物学家田中长三郎曾经对全世界果树的种类进行过统计,全世界能够提供水果的植物,包括栽培种、野生种在内,总共有2792种,华夏现有的果树物种大约有670种,连世界水果物种数量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华夏现存最早的农业典籍《夏小正》中,对水果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其中只是记载了桃、李、梅、杏、枣、栗等水果。】
嬴政默默看着面前的水果,一阵沉默。
大秦能怎么办,他们又不是有宝贝不知道珍惜的大唐,大秦是真没有,就算此时华夏大地有很多水果,也都还在深山老林待着。
那什么猕猴桃当观赏植物种庭院,不好意思,老秦人没这个闲情雅致,还在四处征战呢。
【唐朝时期,各国来朝,西域的葡萄酒也成了大唐贵族和世家文人的心头好】
【但是他们在赞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时,肯定都没有想到,华夏才是全世界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在张骞从西域带回西域的葡萄之前,华夏的新石器遗址已经有了葡萄酒的遗迹。】
1995年,山东大学考古研究所有了重大发现,山东省日照市发现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
2004年,中美考古学者又在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时代的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了残留在陶片上与现代葡萄酒单宁酸成分相同的残留物。
这些都说明华夏可能才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即使在张骞引入西域葡萄之前,华夏也有大量的葡萄属植物,华夏本土的野生葡萄属植物多达38种,然而被人忽视,没有栽培葡萄。
华夏历史上最早的葡萄,被公认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华夏的。
.
大唐的贵族齐齐呆住了,再次尴尬。
自己国家原来有葡萄,也会酿造葡萄酒,但是在历史上遗失了,结果现在把国外的葡萄酒当做宝贝,高价购买,现在想想,怎么有些像是冤大头呢?
宋朝的贵族和商贩们同样开始骂骂咧咧,葡萄酒在大宋时期更为普及,也意味着,花出去的钱财更多。
“原来我们自己就会,还高价买别人的,真是人傻钱多!”
这葡萄酒可是属于奢侈品,要么是上贡给皇室,要么是高价购买,比华夏本土的水酒贵了好几倍的价格,现在想想多亏。
“既然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研究!”一位刚从大食商贩那里高价购买了葡萄酒的商人看着手里曾经当宝贝的葡萄酒,总觉得自己放着家里祖传的黄金不要,非得去捡外面的土坷垃,真是越想越气。
“等老子研究出来葡萄酒,高价卖给大食,把这些钱再赚回来!”
【那么为什么我们本土没有把葡萄培育成后来的高糖分且自带酿酒酵母的果实?
因为华夏选择了粮食。】
【粮食可以填饱肚子,粮食可以酿酒,甚至因为掌握了用粮食制糖的技术,以致于忽视了本土的甘蔗。】
君王和民间的百姓齐齐点头。
没办法啊,粮食才能填饱肚子,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树的榆钱都比水果更受欢迎。
人太饿的时候吃酸涩的水果,那胃里翻江倒海地更难受,还不如吃点树叶嫩芽或者野菜树皮。
就连比较受欢迎的水果桃、李、梅、杏、枣五果,枣子因为甜度高糖分大最受欢迎,其次是桃子,因为个头大能饱肚子被说“养人”。
梅子因为酸,常年被当做醋的替代品;杏子的杏仁氯化物太高,毒性大,李子过敏人群相对较高,严重过敏者可能会致命,所以在民间又有“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至于甘蔗,种植地有限,不少北方百姓根本没见过。
【世界上的甘蔗种类只有8种,真正的主力有热带种、中国种、印度种三大主力,以及割手密这个外援。】
【从汉朝开始,华夏就开始种植属于自己的中国甘蔗,到唐朝时期完善了制糖技术。主要种植在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一直到建国初期都是华夏主要的甘蔗品种。】
天幕特意放出甘蔗品种,尤其是华夏的甘蔗种。
华夏甘蔗在学术上就是以国民命名为“中国种”,尽管许多华夏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也可能根本没见过。
【20世纪初,当欧美提出“高贵化”甘蔗优化计划后,用热带种与印度种育种,培育出了糖分更高、汁水更丰沛的甘蔗,此后加入割手密,反复杂交,反复基因交流,甘蔗一代代优化后,然后侵入华夏市场。
至于华夏自己的甘蔗,或许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了。】
荆咕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遗憾。
原本古人听到香蕉的故事,以为只是国外有,没想到华夏已经发生了。
华夏的后辈甚至只吃过外国的甘蔗,没吃过自己的甘蔗,这让古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们是穷,吃不起,后世明明条件不错了,怎么反而吃不起甘蔗了。”有农人端着饭碗,本来想就着天幕上的食物下饭,可是现在心里不是滋味,突然吃不下去了。
“哪里是吃不起,是吃不到。”邻居陷入回忆,“我那远房亲戚来探亲还给我带过甘蔗,我都吃过,没想到后人反而吃不到了。哎。”
【华夏古代百姓选择粮食和蔬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从很早之前,当华夏民族从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进入封建时代,一直面临着饥荒。】
欧洲人重视水果,重视葡萄酒,因为需要从谁贵重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一点在华夏用蔬菜取代。
所以欧洲人也称华夏人为“最擅长烹饪植物的民族”。
欧洲人处理蔬菜的生吃等简单烹饪手法,就像华夏人对待水果的生吃,带着一种朴素的原始。
【虽然同样是重农,华夏一直保持着重农抑商。商鞅当年变法时定然也没想到,他想得是战时政策,却一直被延续到了和平年间。】
【重农抑商不仅仅打压的是商业,同样还有许多技术的发展。】
水果不如粮食耐储存,让它必须流通才能实现最大利益,有了利益才能刺激种植和研究。
汉朝时期,有了许多水果开始人工栽培,但是水果种植技术的飞速提高,得到宋朝。
【宋朝作为华夏古代最富有的朝代,也是华夏古代科技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