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亨利·波卓斯基 。

其中有提到各种推陈出新的卷笔刀,“宝石”削笔器是砂纸圆盘状,不是削笔而是磨笔,当时非常受欢迎。书里有配图,感兴趣的可查看~

·

③参考《伦敦传》,[英国]彼得·阿克罗伊德。

《伦敦传》将这条街翻译为“切普赛德”。

齐普赛街在伦敦老金融中心,东面与Poultry(家禽街)相连,再往东就是通往Bank junction(银行交叉口)。英格兰银行、伦敦市长官邸等就在那个位置。

·

这条街在19世纪很繁华,但是在《傲》原文中,宾利姐妹提到

“是的。她们还有个舅舅,住在奇普赛德一带。”

“那真妙极了。”做妹妹的补充了一句,于是姐妹俩都纵情大笑。

·

这种轻蔑的情绪,源于当时的英国旧贵族豪绅对于经商者的轻视。

尽管《傲》的时代背景,19世纪初工业革命已经发生,整个社会正在发生极大的变动,但是守旧思潮必然存在着。

其实,当时英国的变化速度是越来越快,前一个十年与后一个十年变化大到令人震惊。整个阶层结构变动了,才会引发议会改革、选举权变动。

第32章 Chapter32

==========================

Chapter32

伦敦不愧为欧洲最大的城市。

在这里似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布兰度一行人所需的木材、石墨、粘合剂、让削笔器设计转化为实物的配件原料等等,全部定购到手。

齐普塞街位于伦敦金融城,日夜喧闹。

后方三层小楼闹中取静,它的门前种了一株老梧桐。

十二月圣诞期,梧桐树的叶子落尽了。它光秃秃的,恰似英国佬某种令人发笑的特长——擅于脱发。

“上帝保佑,我的头发能安全地撑过今年。”

伊丽莎白说着放下手里的鹅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望向窗外,没有哪一刻像这一刻,彻底懂得梧桐树落叶后的心情。

简微笑着站起身,取来一壶茶,给玛丽与伊丽莎白各倒了一杯。

“喝点茶,休息一会。想想好消息,在圣诞节之前,我们都能把初稿写完。这是送给自己最特别的圣诞礼物,不是吗?”

“谢谢大姐,你说得对。”

玛丽喝了两口茶,很快放下杯子。

她没有休息,继续一边翻书,一边抄录着其中关于铅笔历史的数据。

“谢谢简。”

伊丽莎白双手捧着茶杯没有放下,借一杯茶的时间放松一会。

“我现在彻底明白了想象与现实必然存在差距,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对话科普书看上去语句简单易懂,似乎很好写,但等到自己落笔就知道困难了。”

今天是12月22日,还有两天圣诞夜。

十七天前,班纳特一家来到伦敦。全家人先把铅笔相关店铺都逛了个遍。

要是形容一众人的逛街状态,以最爱热闹的莉迪亚标准去评判,从开始兴奋不已到后来不愿出门。

用她的话来说,再好吃的甜点,连续五天之内接连不断地吃,岂止是会腻,更是闻到甜味都要吐。

莉迪亚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

布兰度是唯一的例外,似乎对伦敦街道有着百看不厌的兴趣。

每一天都能精神饱满地出门,神采奕奕地回来。不见购买特别物品,也不知道食用了永不令人生厌的精神食粮。

终于,漫长的五天原材料购买之旅结束。

休息一天,于连开始演示铅笔的制作。

做铅笔,乍一想似乎不难。

如今的铅笔样式,简单概括就是用木头套住石墨,好像没有什么复杂工艺。

经过了一个半月的搜集铅笔资料,五姐妹却不会再有如此简单的想法。

铅笔,一开始是以金属铅为笔尖。

为了加深书写字迹的颜色,在铅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比如锡、汞炼成合金笔芯。

以石墨为内芯,是大约从16世纪开始。

有关石墨芯有不少传说,其中一则与最出名的博罗代尔石墨矿相关。

相传1565年,伊丽莎白女王时期。

博罗代尔的某个小镇长着一棵参天巨树,人类的力量很难撼动它。

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轰隆一声巨响,巨树竟然被连根拔起,倒在了路中央。

仿佛某种神秘力量给出了指引,人们得以看见巨树树根的情况。

根系部位竟然粘黏着一些见所未见的黑色颗粒。进一步探查,发现巨树之下居然藏着一条神秘矿脉。那是闻所未闻的黑色矿石,坚硬而有光泽。

人们称呼它为「黑铅」,也就是如今所用的石墨。

最开始,只把石墨切块,直接拿在手里作为写写画画的用具。为了防止手被染黑,用布条或麻线缠绕一端使用。

到了17世纪末,黑铅终于摆脱了未加工的使用形态。有了以木为杆,以石墨为芯的笔形结构。

在木条里嵌入石墨,却不是想做就能的容易事。

除了需要精巧工艺技术,没有优质石墨原材料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英国博罗代尔的「黑铅」品质最佳,在欧洲供不应求。从十七世纪出口开始,它的价格就高居不下。

暴利之下,盗采者猖獗。某个矿口的开采量总会有上限,时间一久就矿产量告急,要找不断新矿。

时间来到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发布了限购令。英格兰出产的石墨成为贵价物品,限制它的出口数量。

同时,乔治二世在1753年3月宣布了《加强防范黑铅矿盗窃条例》,把私闯石墨矿场、偷盗石墨的行为定为重罪。

从此开始,英国铅笔与欧陆铅笔走向不同的发展之路。

英式铅笔,占据石墨矿的主场优势,以内芯以纯石墨著称。

欧陆铅笔因为英国的限购令,不得不在石墨中混入了其他原料。

于连演示了三种不同铅笔制作方式。英式的,法式的,与普鲁士式的。

英式铅笔,制作相对简单。先将石墨切成条,再把杉木锉出恰到好处的凹槽。最后将石墨条嵌入木条,两者进行黏合。

普鲁士铅笔,是十八世纪初期创造出来的。

欧陆铅笔制造者发现越来越难获得英国优质石墨,自然而然要节省使用石墨。

将石墨磨成粉,加入硫磺,以及作为黏着剂的树胶、鱼胶等物,把它们加热充分混合。

等到混合物半冷未冷,像是做面条一样,先把它揉成团。再等完全冷却,将它切成条状放入木条卡槽中,又用胶水黏合另一半木条,普鲁士铅笔的铅笔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