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编在抓紧自查,寄信者会不会是单纯与杂志社不睦,才搞出这种恐吓。”

布兰度:“排除杂志社在自编自导,寄信人不选择几大热门报社投递信件,而投给新开的杂志社,确实反常。反常必有原因。

趁着天没完全黑,我先去一趟《泰晤士趣闻早知道》杂志社,试找出寄信人选中它家的理由。另外……”

她看向了罗伊斯副校长。

罗伊斯一眼便知布兰度的未尽之意。“虽然这里是伦敦。我不能保证你在此能像在剑桥查案时一样畅通无阻,但也会尽力为你免去不必要的阻碍。明天梅尼来了,想必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

布兰度笑着点头,“谢谢校长。”

罗伊斯:“我们都是为了两校的和平在努力。”

闲话不说。

罗伊斯独自离开了,去找该找的人疏通关系,而不是等弗兰克局长慢悠悠把事情拖到明天下午再商议处理。

今夜,苏格兰场、泰晤士水警队该配合巡查的就都要行动起来。

佩林引路,带着布兰度去找丹尼尔总编。

其实,布兰度认识路。

之前,于连推荐不妨入股《早知道》杂志社,她有在观察考虑。

阅读了杂志社从五月中旬起出版发行的三期刊物,文章内容都不错。

务实、辛辣又不乏幽默,其受众群瞄准了伦敦中产与劳工们。

有些调查采访,是几大热门报纸也不涉及的。

比如有一期专栏探讨《家庭装修中的绿色墙纸含有砷化物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记者对墙纸制作的劳工们健康状况做了大面积调查,又走访各大医院诊所,查询使用绿色砷化物墙纸的病例。

通过大量数据,旁证应该禁用绿色含砷墙纸。多数人习惯性以为不食用砷就不会中毒,这是错误认知。其实,大面积用砷剂染料铺墙体也会造成健康危害。

《早知道》杂志的名字里有“趣闻”,内容却没有脱离大众日常生活,反而从生活出发,进行相关各种报道。

“就是这里,舰队街99号。”

佩林指了指二楼位置的杂志社招牌,招牌是崭新的,一个月前刚刚挂上去。

布兰度来过,去年九月秘密前来。

当时,它还是《泰晤士河周报》的办公地点。

自己特意选择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报社刊登了回应幽灵先生的密文。

时隔九个多月,世事幻变。

她收到了幽灵先生的第一封回信。

幽灵先生的行文,措辞表达处处透着理性严谨。唯一的感性语句,就是他不说缘由的支持牛津船队获胜——这真是“不错”的选择。

收回思绪。

再看眼前的办公楼,改换了门庭,开起了新的杂志社。

“走,进去看看。”

布兰度推开了《早知道》杂志社的大门。

佩林向前台表明身份,被请入了总编办公室。

总编办公室,不只丹尼尔一人。

埃里克坐在沙发上,正在翻阅所有寄到杂志社的稿件,试图寻找可疑寄信人的踪迹。

抬头,看到了来人。

有一点意外,但又不是特别意外。

埃里克不苟言笑,却先开口打了招呼。“晚上好,剑桥小先生。”

就说他上次没起错绰号。他称呼得很对,当剑桥有事时,这不就又见到了布兰度。

布兰度微笑。今年初在剧院咖啡馆相遇,她进行了自我介绍,这人真的记性不好吗?或是故意板着脸调侃?

“好巧,又见面了。冯·线索·菲利伯特先生,继沃德案后,您又来提供线索了呢。”

这是在阴阳怪气吧?!

埃里克维持着面无表情的神态,不愿回想去年因为沃德案,他被迫推迟了剑桥进修计划。

此刻再见到布兰度,总有一种不详预感。警告信极有可能是真,泰晤士河上多半不会有好事发生。

上帝保佑,别再横生枝节。

埃里克只想太太平平地看一场比赛,顺顺利利地九月进校研学,怎么就不行呢!

佩林与丹尼尔相互看了一眼。

这两位原来认识啊?气氛怎么有一点点古怪呢?

--------------------

历史上,1858年伦敦爆发大恶臭。

自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伦敦人口暴涨,产业结构极大变化后,脏乱差环境问题逐年堆积,越来越严重。

直到1858年的酷夏高温让伦敦崩溃式恶臭弥漫,不论是女王或是平民都忍无可忍,只能开始重造下水道系统。

第43章 Chapter43

==========================

Chapter43 一更

办公室内是否有人在阴阳怪气,这在警告信面前都变得不重要。

佩林三两句话说清来意。留给众人弄清警告信始末的时间所剩不多,只有五天了。

不论水务局长官是否在乎「血染泰晤士河」的警告,剑桥与牛津两校必然在意。

因此就一句话——快查!

即使真是《早知道》杂志在自炒,也要来证明这个怀疑,而不是像弗兰克局长那样口头警告几句就行。

佩林:“丹尼尔总编,你们的自查有进展了吗?”

丹尼尔无奈摇头,“没新发现。杂志社刚刚开了一个月,只发行了三期刊物。所有的信件与投稿都在办公室里,没有哪封信有可疑之处。”

这不是丹尼尔的片面之词。

他先查看,又让手下的记者编辑查看了,再请冯·菲利伯特先生查看。

一轮又一轮,没人发现古怪。

丹尼尔:“佩林先生,您不妨也查一遍,或许能找到我们疏漏的地方。”

佩林点头,必须亲自核查一遍才能放心。

他又看向布兰度,“小班纳特先生,您说呢?”

布兰度:“目前仍然不清楚寄信人的真实目的。如非恶作剧,它究竟是冲着谁来的?针对杂志社或船赛本身?

再细分,血染警告是针对整个团体整件事?或是对某个具体的人有敌意?”

佩林:“您的意思参赛者可能招惹了谁?”

布兰度:“不只参赛者的私人恩怨,还有很多理由。比如举办船赛,需要封锁河道一小时,某些船只必须让行;为保证赛道没有障碍物,对周边排污进行限制。类似的改变都可能令人不满。”

佩林喊冤,“上帝啊!之前,我和同事上门一家家通知,没遇到过正面反对声,难道有谁背后捅刀?!”

他又指出:“这些是会招来人们对船赛的不满,但解释不了为什么不把警告信投给更大的报社。”

布兰度也赞同,“您说得对,确实无法解释。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线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