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衙也没什么的。”

“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啊,”赵铭就奇怪了,“大伯从前到底是怎么教你的,你真觉得西平县是我们赵氏一言堂,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瞒一个县令也就算了,你现在连县丞都想要假的,你,你……”

赵含章认真道:“伯父,您信我,就算有人写信,甚至是写折子告发了此事,朝廷也不会管的。”

赵铭:“为什么,这么大的事……”

“在现在的国事里,这还真算不上大事,”赵含章道:“今天一早石勒不是说了吗,他杀了司马腾,冀州现在肯定乱了。”

赵铭:“成都王司马颖就在兖州,只要往上就能接住冀州。”

“但苟晞往京城去了。”

赵铭一愣,“你什么意思?”

“先帝之死有疑,东海王立了新帝,却又带着朝廷退出洛阳,把京城让给匈奴兵和乱军,现成的讨伐理由在这儿,司马颖若是能说服苟晞往京城来,您说他们会不打起来吗?”

这个操作可太熟了,之前的几位王爷不就是这么干的,然后我杀了你,他又杀了我,再来一个人杀了他,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把皇帝也给搞死了。

现在再来……

“这是东,再看西面,长安来的乱军已退,他们的河间王毕竟真死了,群龙无首,也就进洛阳抢劫一波泄愤而已,如今愤怒宣泄,他们还有多少斗志?”

赵含章道:“我要是东海王,我一定趁机收服了长安,甚至西推,将京兆郡都收入囊中。”

“这一桩桩,一件件,加上各地不断的叛乱,我不信朝廷会有精力盯着一个小小的西平县看。”赵含章鼓动他,“伯父,大胆一些,退一万步说,就算被发现了,那不是还有叔祖吗?随便找个国事繁忙昏了头,忘了给西平县找个县令便搪塞过去了,至于您,直接挂印辞官呗,说不定还能得一个风流名士的称号呢。”

赵铭没好气的道:“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算什么好名声?”

“怎么不算?”赵含章道:“王衍便一直占着位置不谋其政,问起来就是国事俗气,您也这般不就好了。”

赵铭和赵长舆一样,同样不喜王衍的做派,闻言指着门外道:“出去。“

赵含章就起身,一边行礼一边倒退,“伯父,这名分上的事就拜托您了。”

赵含章一出来就跑去找傅庭涵。

傅庭涵还在伏案写东西,看到她来就道:“你来得正好,今天我大概统计了一下伤亡,还有预估了一下现在城中幸存的人口。”

赵含章:“准吗?”

“八九分吧,还有许多家没有把伤亡名单报上来,但我和来这里的百姓简单了解了一下,加上各里里正的掌握的信息,八九不离十吧。”傅庭涵道:“我算了一下库房里的粮食,所有人都从这里领取粮食的话,也就够半个月。”

赵含章:“这么短?夏收不是刚结束吗?”

“对,所以我翻了一下夏税的缴纳情况,发现有很多家欠着没上交。”他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往后一仰,有些迟疑的问:“里面有我?”

她记得账册中有这一笔,显然她已经交过了呀。

“不是你,是你家亲戚,我大致算了算,应该没算完,挺多的,里面欠税最大头的是赵瑚。”

赵含章不由摇头,“实在没想到他会成为我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第131章 号牌

傅庭涵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最好缓着来,你现在还得求着赵铭要名分呢。”

“你怎么知道他答应了?”

“看你这么开心的走过来,我猜的。”

“猜的还挺准,”赵含章道:“本来想让你给我当县丞的,但你的身份目前还不适合走到台前,所以我们都得暂时缩着。”

傅庭涵拿着手中的册子示意,“那这个……”

“先收着,过了这一段时间再说。”赵含章很有耐心,并不想现在就让人心中不悦。

当务之急还是救人和安抚民心。

赵含章亲自出面安抚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城中百姓见乱军已经被赶走,赵含章又带了这么多人住在县衙里,听说连赵氏坞堡的赵铭都来给她打下手了,顿时信心倍增,不再想着往外跑。

赵含章说到做到,大致清点了一下城中幸存的人数后便开始开仓放粮,每人都能一次性领到三天的口粮。

前来报到的宋智和陈四娘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傅庭涵便直接让秋武领他们去赈济点,“昨日登记造册的人都拿了号牌,今日他们会拿着号牌来领救济粮,你们的任务就是勾画来领救济粮的名字,十四岁以上算成人,成人三天的口粮是两斤半,十四岁以下则算两斤。”

这是昨天傅庭涵统计幸存者名单时让人对号列的册子,为此他还拿了县衙不少的纸张裁剪做成号牌。

给的时候就叮嘱过了,过后若有赈济,全凭号牌领取,要是遗失就来报。

所以他想,他们应该会很小心自己的号牌。

也是因为这个,县衙现在尤其缺认字的人,毕竟不管是统计幸存者,还是发赈济粮都需要对号。

也不怪赵含章看见一个识字的人就想拉到身边来了。

宋智拿着一本册子去赈济处,那里排了四排,除了他们俩外,还有两个吏员,他们手中也拿着册子,其中一人身上还戴孝,宋智仔细看了看,有些眼熟,半天才认出来,“耿荣?”

面无表情的少年抬起头来,看到宋智,顿了一下后抬手行礼,“宋六郎君。”

宋智看着他身上绑的白麻,有些迟疑,“你家中……”

“家父与范县令一起殉城了。”

宋智便叹息道:“节哀顺变。”

耿荣看了一眼他旁边也戴孝的陈四娘,“你们也是。”

四人沉默的站在赈济台前,他们每个人还给配了两个部曲,一个在他们身边负责称粮食,一个则去前头负责维持秩序,还有让人按照号牌的区间排队。

“号牌在一到五百的排这边,五百到一千的排这一队,一千到一千五的排那边去……”

绝大多数人不认字,但昨天他们拿到号牌时那人曾经告诉过他们,很多人都记住了,但也有记不住的,于是他们去找部曲认字。

部曲哪里知道,只能领着他到前面找宋智等人认。

宋智看了一眼后道:“五百八十九号,排我这一排。”

于是部曲又把人拎回去排队。

赈济处井井有条,赵铭站在一旁看他们对照着号牌在册子上找到人的名字,一般一家子都是放在一处的,因此一人可以拿家中其他人的号牌一起过来领取,在册子上也都记录他们是一户。

赵铭一开始只觉得这样做是很井井有条,虽然有点耗费笔墨,但比直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