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天授。昔日北方游牧猖狂,铁蹄踏我?山河,视我?中原百姓如草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国家,国家,国即为家,”秦放鹤看向?四周同窗,抬高声?音问道:“敢问诸位,若你我?之家园遭强人劫掠凌辱,难道要坐视不理,任其来去么?!”

世人都说年轻气盛,很大程度是在笑话?他们容易被?煽动,但正是这份热血,才是世间最宝贵最赤诚之物。

话?音未落,众学子便纷纷出言响应:

“自然不能!”

“打他!”

“天下没?有这般道理!”

“此仇不报,枉为男儿!”

成功发动群众之后,秦放鹤满意地收回视线,复又看向?李先生,“所以为国者为君者,该打,要打,当打应打,此为扬我?国威,保境安民?。”

看,非我?一人所愿,众人皆是如此。

“其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国战,所需甚大,亦要满朝文武协作?……如此大战,需得倾举国之力,长此以往,国库空虚已是必然……”

秦放鹤略略停顿,语气措辞稍变,变得更加浅显直白?,“其三,战争残酷,于当朝者而言或许只是奏折上短短一个?数字,但落在百姓身上,实属无法承受之痛。死去的将士,哪个?不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谁的丈夫?一人亡,则一家亡……年复一年,民?间十室九空,百姓自然难以承受,固有民?怨者,皆从此处起。”

说白?了,帝王想打,朝廷和文武百官们可打可不打,甚至大部分想要建功立业的官员也?想打。

但后果对百姓而言,也?是实实在在的痛。

时人论证,大多发自本身,再或由民?窥官,由官及民?,鲜有如此三分之时。

李先生颇觉耳目一新,在心里反复咀嚼一回,又问道:“那依你之见?,到底该打还?是不该打?”

“该打,但不可为了打而打。”秦放鹤的总结干脆利落。

“战争便是一场豪赌,也?如买卖,只要利润够高就值得。

昔日大汉之战,辽阔我?中华之疆域,震响我?中原之威名,使万国来朝来拜,四邻予取予求,如此伟绩,可震千古!然过犹不及……”

代价惨烈是真?,回报丰厚也?是真?,若不打得一拳开,怎来后世之安定祥和?

乱世之中,敌人才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

“学生方才言论,皆是旁观者清,若身处其间,只怕也?……”秦放鹤叹道。

“如果怎样怎样”

“换做是我?怎样怎样”

“本该怎样怎样……”

可是“如果”,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后人论史,谁不是马后炮?

知道结果后上帝视角看全局,哪个?不是诸葛亮?

不过以史为鉴,仅此而已。

李先生听罢,颇有些感慨,“你年纪虽小,行事却沉稳,不错,坐吧。”

又看陈嘉伟,“你对古史知得几分?”

秦放鹤的发言调动了众人情?绪,众学子也?不禁对接下来的对话?多了几分期待,俱都扭头望过来,饶有兴致等着他回答。

陈嘉伟本就紧张,又有秦放鹤珠玉在前,越发怕丢了脸面?,本能地不想落后,“学生……学生与秦兄差不多,差不多。”

陈嘉伟前后考了将近十年,虽是这几日才入学,可在座之中也?有曾与他同场竞技者,听了这话?便有些好笑。

若你果然与秦兄差不多,怎得今日才考进来?

之前不入县学,是不喜欢么?

孔姿清更是皱眉不快。

你怎么敢?

李先生依旧面?带笑意,仿佛未看见?学生们的小表情?,“可知楚霸王?”

这题我?会!

陈嘉伟心头一喜,立刻挺胸抬头,回答铿锵有力,“知道!”

“那若你是楚霸王,可会乌江自刎?”

啊?陈嘉伟当场呆住。

直到此时此刻,他好像才终于意识到,恐怕日后的问题,都是书本上没?有答案的。

真?正的读书读透了,便是如此。

若我?是楚霸王,是否会自刎于乌江?

说不会,唯恐被?人耻笑,说我?苟延残喘贪生怕死;

可若说会,岂非与古人一般,答与不答有何分别?一时陷入两难。

有人最喜人前张扬,便如齐振业;

有人却最怕人前显露,便如陈嘉伟。

众人的目光一层层叠加,宛若重重枷锁捆在陈嘉伟身上,犹如负重千斤,令他额头上渐渐浸出汗来。

说点什么,总要说点什么。

昔日考场答题,无人注视,陈嘉伟自然可以慢慢斟酌。但此刻众目睽睽之下,陈嘉伟难以保持冷静,不觉方寸大乱,脑中一片空白?,憋了半日才结结巴巴道:“这个?,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皆不拘小节,有韩信受胯下之辱,又有勾践卧薪尝胆,然成王败寇,时也?命也?……”

有一名学子已然听不下去,大声?道:“你说的这都是些什么!”

前面?说什么忍辱负重,照这个?意思看来,说不得要叫楚霸王入江南渡,另寻时机东山再起。

可后面?又说什么成王败寇,时也?命也?,那岂不就是楚霸王该死?

简直自相矛盾,乱七八糟。

李先生眼底的笑意淡去,这哪里是差不多,分明?差很多呀。

卷面?上写出来不算什么,可难不成日后你入朝堂,对上官、对陛下,也?要做个?活哑巴?

谁又等得了你写卷面?!

李先生摇了摇头,又问今年的第三名牛士才,“你以为如何?”

牛士才与陈嘉伟年纪相仿,只是人有些矮胖,看着便憨厚,闻言老老实实答道:“学生愚钝,若换作?学生身处楚霸王被?围垓下之局,也?无计可施……”

又细细说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

听了这些,秦放鹤倒是对这位素来沉默寡言的同窗有了新的认识。

不知牛士才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其实非常巧妙地将李先生的问题范围缩小了,直接锁定到楚汉相争的尾声?,也?就是四面?楚歌之时。

项羽得此结局,当真?时也?命也?,很大程度源自他的性格和经历。如果从小就开始改变,鹿死谁手自然难断,但若直接来到被?围垓下时,就真?如牛士才所言,天王老子来了也?难以逆转。

想那项羽自小顺风顺水,为众人拥戴,心性高傲,这就注定了他为人刚直,宁折不弯。

而刘邦有韩信用兵如神,彼时围困,项羽的主?力部队都被?打残了,仅存200人突围,已是不世之勇!

他或许能逃一命,但是屈居一隅……项羽岂能受此屈辱?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真?的退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