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


妙的地方,就在于给予了曹魏政权一种“大义”,一种正统性宣称。

借助献帝的名头,曹操的南征北战很长一段时间都称得上师出有名。曹家之所以能够取汉而代之,也是因为先将献帝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所以奉天子这个说法,确实就是说着好听而已,不臣的名头,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帽子”。

但是他们本身需要的就是这种“说着好听”的“冠冕堂皇”,需要这种表面上的自我抬高。用讽刺意味太重的后者称呼,反倒失了点政治装腔作势的韵味。】

曹·冠冕堂皇·装腔作势·操:……

后世人的评价,有些时候真的很难让人接住,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在夸人还是在骂人。

五味杂陈.jpg

【在确立了这一条方针之后,曹操平定四方的征战也跟着顺利起来。

他先后消灭了李傕、吕布、袁术等人的势力,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溃袁绍,更是为他一统北方势力奠定了基础。

正当他连战连捷,春风得意,废三公复丞相,一时之间壮志豪情,兵锋自北境一转而南下,满心期许着平定天下的梦想的时候。

他的野望,被赤壁的一场大火,中断了脚步。】

天幕上的画面突然一滞,随后自一角燎起明光,继而倏忽间赤红吞没了画面,跃动的火舌舔舐尽原先的景象。

好一场轰轰烈烈的火啊——

孙权半眯着眼看着天幕,唇角上扬出一个愉悦的弧度,然后轻轻地笑了一声。

【说白了不过是两场相似的大火,两场东吴纵的火。

一场是赤壁,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孙刘联军的火攻决策,燃尽了曹操统一的梦,也标志着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从此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

另外一场是夷陵之战,陆逊一把火烧连营,击碎了刘备东进的渴望。吴蜀两国的实力都因此受到影响,三国鼎立的局势彻底形成。】

刘备:相似的火?

他认真比较了一番,斟酌着后世人的真意:

到底是真的战略细节上的相似,让他可以通过复盘赤壁小心规避战败的风险,还是只是修辞的应用,相似的只有火攻的策略?

面对这种关乎自己性命乃至于整个蜀汉未来的大事,他只得慎之又慎。

毕竟在知道刘禅未来的不争气,难以担当重任之后,刘备对于自己性命的重视只能无奈又坚决地上升了一个高度。

他的命现在已经不止是他一个人的了,整个蜀汉的未来,某种意义上都被押注在他寿命的长短之上。

可是后世人对于夷陵实在太过语焉不详,让刘备也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努力去拼凑战役可能的发展。

“唉,”有些恹恹地叹气,他伸手摁了摁自己的额角:“后世人既然都说了这两场的重要性。”

“那么夷陵之后,肯定也会细讲的吧?”

他看着旁边的谋士。



曹操:知道刘玄德也遭受了差不多的被放火的待遇,心里意外平衡了很多。

默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坐姿,心底其实还没完全从赤壁之战中解脱出来的曹丞相,面对着刘备的遭遇,罕见地却感到了几分安慰。

果然当自己心情不爽的时候,看见有人也没比自己好到哪里去,瞬间就会舒服不少。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要讲赤壁,那么绕不开的就是东吴,我们诨号江东纵火团的演义小透明。】

“?”

原本美滋滋看着曹魏蜀汉乐子,对着自家赢了的两场战役扬眉吐气的孙权顿住了。

江东纵火团倒是容易理解,甚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孙权暗戳戳还觉得这个称谓有点意思在。

但是,演义,小透明——?

最开始被《三国演义》奇妙改编震撼到的神经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妙的气氛,孙权的笑意一点点地从脸上消失了。

后世人,难道又打算给他开开什么眼界吗?

万幸的是,天幕并没有这么干,或者说,它用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扎了孙权的心。

【但实际上,比起演义中基本隐身,出场人物很多都成为了衬托蜀汉的配角的扁平反派形象,东吴在历史上,最起码汉末三国晋时期,存在感真的说不上一句低。

作为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以江南地区为帝都核心区域的政权,东吴在江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建设,都给后来不少江南政权奠定了基础。

在如今的南京六朝博物馆,其悉数六朝风流人物的展厅里,孙权作为东吴帝业的奠基人,还被博物馆方面单独拎了出来,上位六朝开馆男主人。

……从牌面和后世惦念来看,成功击败了后面被以三个皇帝命名的西晋东晋刘宋政权展厅。】

孙权:……

有点想笑,又有点扭曲。

他建设江东为的压根就不是他后面那些朝代啊!要是后面能没那六朝,全是东吴的时间,他觉得他笑得能比现在开心多了。

以及,“南京是哪?”

他的“建业”吗?可是建业又在哪里?是京口吗?但是京口的位置做作战前线很不错,做国都难免有点危险……



刘秀倒是发现了奇妙的华点。

“刘宋政权?”

别怪他对于姓氏实在有些敏感,但是在经历过了他本人再兴炎汉,后面刘备三兴季汉这样的事情之后,光武皇帝的心还是不免因为刘这个姓氏,而有些忐忑起只是巧合而已呢?

刘秀不知道,但他的心到底死灰复燃起一线希望。

第94章

【东吴的发家过程说起来很短,也就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兄弟两代三个人而已。

虽然吴国人陆机在他的《辩亡论》中,说的是“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也就是孙策用武力为东吴奠定了基业,而孙权用德义成就了大业。

但是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他这话说得就太笼统了,并且可能出于行文需要,忽视了其中孙坚的作用。】

“桓王?”

曹操挑起了眉:结合下文来看,这个谥号很明显赠与的是孙策孙伯符,江对岸吴主的兄长,昔日的江东小霸王。

“只封王而不曾上帝号吗——孙权那小子,心果然够狠。”

他这般辛辣地点评着对面的做法,可是言语之间却不由流露出了几l分欣赏。

从感情的角度出来,孙权称得上是接近刻薄了。他分明是从孙策的手上接过了江东的事业,继而才能登上东吴的帝位,却吝啬给予自己的兄长一个足够显赫的封号。

然而从政治大局的角度来看,他又是多么得清醒啊——孙策若是被追谥皇帝,那么孙策的遗腹子又当何处呢?作为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