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
还
忘了通知剩下的围攻部队的行为,朱棣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比起兵源,他更缺的,正是辎重无疑啊。
【不过嘛,我们Judy那可是不忘初心的一把好手,一直没忘了强调自己清君侧,师出有名的正义性,一直向朝廷痛骂齐泰、黄子澄这两位“奸臣”。
对此,建文朝的反应是,没有反应。
哦,也不能说没有反应吧。
朱允炆更奇葩的大餐这不就给人端上来了吗?
齐泰与黄子澄其一人之官职根据战场情况在南京做起了跳楼机,因为李景隆在前线的持续溃败,齐泰与黄子澄被建文帝罢免,试图以此搪塞朱棣,那朱棣当然也不傻,开始向朝廷索要这两个人。
那建文帝当然是舍不得交出去的。
随后不久,建文三年正月,因为上个月前线东昌的大捷,建文帝觉得自己又行了,腰杆子又挺起来了,立马将这两人官复原职了。
谁知道,三月又兵败大名城,建文帝赶忙火速又贬斥了齐泰与黄子澄,装作好似无事发生的样子。】
朱元璋:???
一头雾水,咱就是说,真的是一头雾水。
你这是在搞什么呢?
这不是做贼心虚吗?
你可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天子,人家说你手下的是奸臣,为了清君侧,你要么就不做理会,直接将对面打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要么直接就将所谓的“奸臣”给砍了,直接砍了对面拉起来的大旗。
而朱允炆这种行为,除了让对面的燕王觉得你脑子有病,并且加以利用,说你看嘛,朝廷一点信誉都没有,分明知道是奸臣,却还是被奸臣给迷得五迷三道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哦,可能还是有的。
会让自己这里手下的人对你也失去信心呢。
什么叫一手好牌生生打烂了。
朱元璋如今是真的见识了一番。
原来把江山社稷交给不合适的人,看起来情况是这么的不忍卒看啊。
好在对面是咱的亲儿子,不然朱元璋恐怕吐血的心情都有了。
刘启:……
七国之乱的历史不是学得挺好的吗?
怎么搁这后续就好像失忆了一样?
难道你们看史书只看半截的吗?
不会真的被什么仁义道德给洗脑了吧,不会真以为自己这么做就是爱臣如子的圣明皇帝了吧?
难道升升贬贬就能显得你很是有帝王威信的样子吗?
刘启不理解,但是非常震撼。
时至今日,他对于处决晁错的行为都没有丝毫的后悔。
既能让那些诸侯王哑火又能让朝内那些一直不愿出兵的将领出手,区区一个晁错,他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只有永乐朝的朱棣非常淡定。
没办法,论起对他那个已经死了的大侄子的了解,还得看他的。
就他那个没什么担当,又没什么定力和主见的大侄子,要真能下定决心,他还能高看上一眼呢。
【所以一直有人说,朱允炆这波属实是手里拿着参考答案,但完全不会抄啊。】
朱允炆气得脸色发青。
什么叫他手里拿着参考答案但是不会抄?
总不能要他真照着汉景帝那刻薄寡恩的行为砍了自己的老师吧,甚至还是骗去砍的。他可不能留下如此刻薄的身后名。
第149章 太宗上位计【二一】
【不过,纵使朱棣的确是一个颇具军事天赋的天才型统帅人才,但是靖难之役的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
其中也颇具惊心动魄的时刻,没办法,毕竟理论上,当时的大明君主是建文帝,他手里兵多粮多还好像很占理。
不然黄子澄与齐泰哪来的机会坐升降电梯啊。
虽然我们总是调侃李景隆是屡战屡败的大明第一战神,但,人家也不是没有过高光时刻的嘛,还是给燕王朱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的,只是没赢而已,譬如建文二年四月的白沟河之战,重整旗鼓而来的李景隆这次重新率领上了六十万大军,誓要一雪前耻。】
没赢而已?
这话真的是在夸人吗?
他李景隆不害臊,自己也要害臊了啊。
李文忠忍不住捂了捂脸。
那是六十万大军啊!
结果你还没打赢。
建文朝本就因为知道了最终靖难之役的胜利属于燕王一方而上下震动,原本就不算很有主见的朱允炆心乱如麻,几乎没有办法清楚地进行思考。
又听了一堆天幕贬低他的话,更是有些焦头烂额。
什么叫理论上他是大明的君主?
他本来就是大明朝的天子!
分明那燕王朱棣才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啊!
天幕怎能如此倒行逆施?
黄子澄赶忙建议道,不若先下手为强,趁着燕王还没反应过来,赶紧先出兵为宜。
朱允炆自然颔首。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派谁去打燕王呢?
【再加上朱允炆手下虽然没有帅才,但是合格的将领,那还是能扒翻出来好几个的。
譬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平安,作为先锋大将,又因之前随同朱棣一起出塞征战,对于朱棣的战斗手法十分了解,之前进展一直十分顺利的朱棣终于马失前蹄,中了平安所设伏兵,又遭瞿能父子两面夹击,燕军只得撤退,在撤退途中也是损失惨重。
雪上加霜的是……
因为此战朱棣殿后,所以,燕军撤退途中,迷路了。
全靠朱棣下马仔细分辨河流方向,才最终找到了回营的道路。
所以不该笑话对面的南军的,真正的人才荒漠,竟是燕军。
谢谢朱棣本人的军事才能吧,不然早就歇菜了。】
燕王朱棣表示,脸上的笑容它怎么就突然没有了呢。
未来的自己这到底是身兼几职啊?
又要率领前军冲锋,还得殿后镇定军心,不仅要战前布置战术,怎么连找路这种基本的事务也得他亲自上场?
提前为未来的自己感到十分疲惫。
算了,看在皇位的份上。
他可以的!
相信等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会有大把的将才供他使用的!
虽然苗子嘛,他还没看到。
【在后一日的决战中,平安与瞿能更是绕后得分,大破燕军后军。朱棣对此也十分果决,立马率中军直扑主将李景隆,但是很可惜,这一次没有得手,只好又率精锐数十突入左掖,杀伤甚众。先后换了三匹马,所携带箭筒都已射空,情况很是危急。
毕竟骁勇的平安和瞿能就近在眼前了。
这个时候,朱棣的战术素养仍旧没有下线。
他知道,突破点还得在李景隆身上。
于是他纵马上高堤,举起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