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1


俸禄的。按着朝廷惯例,封地其实不会真得给崔渡,不过,封地之内的税赋都归崔渡所有。

也就是说,崔渡日后有自己的产业和俸禄,哪怕日后入赘南阳王府,和吃软饭也扯不上半点关系!

想及此,卢郡马心里羡慕又嫉恨。

别人没留意,卢琮却瞥一眼过来,以眼神提醒。卢郡马这才收回目光,假装自己平静无波。

众人簇拥着郡主崔渡一行人进了王府正堂,就着接待钦差一事仔细商榷。

“怎么这般麻烦!”崔渡听得嘴角直抽抽:“不是跪下接了圣旨就行吗?”

众人笑了起来。

“哪有这么简单。”陈长史笑道:“朝廷封爵,是天大的恩赏,该有的仪式绝不能少。”

“崔公子来南阳郡快四年了,”冯长史笑着接了话茬:“一直低头种田埋头做事十分低调。这回,一定要将封赏仪式办得隆重些。”

“一来彰显朝廷恩德,二来,也显示出王府对崔公子的重视。”

最主要是显示出郡主对崔公子的重视。

崔渡听出了冯长史的话中之意,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两位长史说得都对,我听你们的。”

姜韶华抿唇一笑:“还有,传本郡主口谕,请十四县县令前来观礼。”

如今有苍鹰传信,王府和十四县的通信来往比往日快得多。郡主的口谕,最多半日就能传到所有县令耳中。

陈长史笑着领命。

一直没吭声的崔平,终于有了起身说话的机会:“崔渡有今时今日,多亏了郡主厚爱抬举,我代表博陵崔氏,谢过郡主。”

崔渡既是博陵郡崔氏子弟,长宁伯爵位的荣耀就不只属于他一个人,还属于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这几十年来人才凋零,在几大豪族里式微没落。现在忽然冒出一个长宁伯来,足以令博陵崔氏扬眉吐气。

此刻,崔平对南阳郡主的感激,格外真切。

姜韶华微笑道:“有能耐有本事的人,本郡主从不亏待。崔渡有今日,靠的是他自己。”

崔渡不假思索地接过话茬:“没有郡主,我根本就活不到今日。我的一切,都是郡主给的。今时今日的荣耀,也当归于郡主。”

崔平心想崔渡你会说就多说一点,得了郡主芳心,早点入赘南阳王府,博陵崔氏和南阳王府就此结亲,以后“走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

就连陈长史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一句好。

谁能想到,当初从路上捡来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小哑巴,如今竟成了南阳王府不可或缺的臣子,成了郡主的左膀右臂。

姜韶华笑道:“这样的喜事,不必等钦差来,今晚便设宴庆贺一番。”

崔平心想崔渡你会说就多说一点,得了郡主芳心,早点入赘南阳王府,博陵崔氏和南阳王府就此结亲,以后“走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

……

这一日晚的宴会,分外热闹。

很少饮酒的姜韶华,也破例喝了几杯。酒意上涌,白如美玉一般的光洁脸庞染上薄薄的一层红晕,黑眸熠熠,唇畔笑意沁人心脾。

崔渡和郡主同席,一边看郡主一边喝酒,不知不觉喝多了。最后呵呵傻笑几声,趴倒在桌子上。

姜韶华失笑,吩咐孟三宝送崔渡回去。

孟三宝身高力壮,轻轻松松地扶起崔渡。

没走几步,崔渡哇地一声,大半都吐在了孟三宝的衣襟上。

孟三宝:“……”

这一幕,令众人想起了当日崔渡初进王府的那一日,不由得纷纷笑了起来:“当日崔公子来王府,也是这样吐了孟三宝一身。”

“可不是?一转眼,都快四年了。”

唯有孟三宝臭着脸,半点笑不出来。

第412章 声势(一)

崔渡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他吐过之后靠在孟三宝的肩膀上,竟就这么睡着了。

看着孟三宝的黑脸,姜韶华忍不住笑了:“一事不烦二主,委屈你一回,送他回屋后去沐浴更衣。”

也只能这样了。

孟三宝点头应下。

崔平身为长辈,不便亲自跟着去,冲崔望使了个眼色。崔望心领神会,立刻上前,扶住崔渡另一边胳膊。

一炷香后,崔渡安然躺在了自己的床榻上。

孟三宝闷着脸走了,崔望坐在床榻边的椅子上,注视着沉醉不醒的“堂弟”,心里压抑了许久的疑惑骤然跃上心头。

这个崔渡,到底是什么来路?

他这一身种田的本事能耐,是从哪里学来的?

当日郡主为他的身份大费周章,不惜欠崔家一份人情,也要让他成为崔家子弟。莫非郡主一开始就知道他的能耐?

有些人,醉酒之后会胡乱呓语,崔渡会不会说梦话,在梦中吐露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崔望很快下定决心,今夜他不睡了,要一直守在床榻边。

隔日一早,崔渡悠然醒来,一睁眼,就见一双熬得发红的眼睛。

“堂兄!”崔渡有些惊讶和感动:“你怎么一夜没睡?”

崔望心情复杂地笑了一笑:“你昨晚醉酒,我放心不下,特意守着你。好在你一夜睡得很踏实。”

崔渡揉揉额头,坐了起来,随口笑道:“我自小就睡得香,头一沾枕头就能入眠,不打呼噜也不说梦话。”

可不是么?

硬生生等了一夜,也没等来一句梦话。

崔望心里哀怨地叹气,面上当然不能露出来,笑着说道:“你醒了就去沐浴,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我得去补觉。中午再来寻你。”

崔渡爽快地点头。

崔望那点落空的小心思暂且不提。

崔渡沐浴后换了一身新衣,然后去见郡主。姜韶华正好打完拳,随口邀崔渡一同用早膳。

崔渡厚着脸皮笑道:“我现在确实饿得很。”

孟三宝悄悄翻了个大白眼。

能不饿吗?昨晚吃的都吐光了!

……

几日后,十四县的县令们陆续来了王府。

每年的岁末,县令们都要来南阳王府,一来觐见郡主,二来述职,还能借此机会彼此亲近。几年下来,众县令从一开始的紧张忐忑,到现在已经十分习惯。甚至从没进腊月之前就开始期待。

按着往年的习惯,能住进王府的只有三位县令,其余十一位县令都在王府外安顿住下。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劳苦功高的马县令稳稳占了一个名额,忠心耿耿为郡主掌管矿山的陈县令,自然也是要住王府的。至于这第三个名额嘛,不用多问,每年都是蔡县令。

第一年的时候,十一位县令都不服气。到如今,众县令们都对蔡县令心服口服。便是心高气傲的崔县令,对蔡县令也服气得很。

众县令各自安顿,在等着郡主宣召的空闲里,少不了互相走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