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4


从珚认真打量姜羽儿。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听得姜羽儿想哭。

“阿珚姐姐~”

“才刚夸你一句,怎么又像从前那样哭起鼻子了。”姜从珚笑着调侃。

“我就是忍不住。”姜羽儿带着哭腔。

就算这些年经历了再多的事,到了阿珚姐姐面前,她依旧感觉自己是当初那个无助的小女孩儿。

姜从珚不再说话,只掏出手帕,替她轻轻拭去滚落到脸颊上的泪水。

待她平复下来,姜从珚又问她今后的打算。

姜羽儿看了她一眼,又看眼卢蕴,“我打算回到长安后就跟桓均和离。”

卢蕴眼皮一颤。

姜羽儿看着她,“我们当初成婚本就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给我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现在天下太平,也是时候结束这场约定了。”

她目光清明,表情真挚,一言一字均是发自于内心。

“你真要这么做吗?”卢蕴问。

“阿珚姐姐回t来了,我相信就算和离也没人敢欺负我,是不是呀阿珚姐姐?”姜羽儿拖着撒娇的声音问。

姜从珚笑着点头,“是。”

卢蕴还想说什么,姜羽儿直接打断,“好了好了,就这么决定了。”

结束这个话题,姜从珚又问卢蕴今后的打算。

她跟卢蕴接触不多,但也能看出她是个知进退又懂礼的姑娘,且言辞里有自己的想法和见地。

卢蕴道:“我打算继续给一些人家做夫子。”

“我此前几年在长安便是靠此维持生计,如今重操旧业也算得心应手。”她语气轻松,并不觉得为了养活自己放下身段是件多可耻的事。

卢蕴系出名门士族,学识渊博,只是家族被梁末帝贬谪牵连才沦落至此,以她的本事给人做夫子绰绰有余。

姜从珚听她这么说,沉思片刻道:“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我想开女学,不知你可愿意来帮我?”

“女学?”卢蕴和姜羽儿异口同声地问。

姜从珚点点头,语气愈发肯定起来,“我想开办女学。”

新朝将有女皇,女官,但这些都是特殊局势下的产物,要是后续的教育跟不上,女官只会越来越少,成为昙花一现的美景。

之前局势动荡她顾不上这些,今后天下太平,许多民生、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得跟上来了。

姜从珚将自己的思考说给她们听,二人的眼神越来越亮。

这个时代对女子没有太过严苛的规训,但想要入朝为官依旧困难重重,此前也有过太后摄政的历史,本质还是皇权,姜从珚是想从根本上打开天下女子的出路。

“这必然是困难的,或许我们为之奋斗一生都只能如流星般短暂地划过夜空,然后便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还是想做这件事。”姜从珚定定地看着两人的眼睛,如是说。

“我愿意。”卢蕴毫不犹豫,“哪怕像您说的只能短暂地闪耀那么一瞬间,至少也曾照亮过这个时代。”

“我也愿意。”姜羽儿跟着道。

“好,那我们一起努力。”

姜从珚伸出掌心,卢蕴、姜羽儿也将手掌放上来,三人紧紧握在一起。

接下来这大半个月,几人便围在一起商议开办女学的章程,大体算是有思路了。

便是困难重重,他们也会迎难而上。

姜从珚又抽时间跟父亲谈心。

大仇已报,天下太平,女儿幸福,姜淮觉得自己此生算是无憾了,只想等女儿生下孩子,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他少时就颇有才华,被朝臣称赞有昭文太子之姿,这些年殚精竭虑,不管是心计还是智谋都远远高出常人,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姜从珚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帮手呢。

“父亲帮我开办官学,收拢天下寒士吧,这也是祖父的遗志,不是吗?”姜从珚笑盈盈地对他道。

姜淮无奈一笑,最终还是应下了。

——

十一月下旬,行完水路,一行人转陆路坐马车进京。

十二月上旬,就在姜从珚即将抵达长安时,拓跋骁竟追上来了,比她想的早了十来天。

他满身风霜,人困马乏,想也知道一路没怎么休息。

姜从珚又心疼又有点生气,“也不差这几天,何必这么赶。”

拓跋骁只道:“我想早点见到你。”

只这一句话就让她心里那口气散了。

夫妻俩再次相聚,最后在十二月十一日一起抵达长安,着手准备登基大典。

第195章 结局完 这片大地终将迎来新……

自去年十月, 姜从珚命人着手修缮皇宫。

一年多过去,烧毁的宫殿都已重建完毕。

工匠原呈上过一份图纸,姜从珚看了,想着日后宫里只有自己跟拓跋骁两人, 就算加上孩子也没几个, 房屋空置得太多, 打回去命人重新规划, 将其中一部分宫苑划为了太医署、藏书楼等办公区。

此时已是十二月中旬, 离开年只有半个多月了。

登基大典不只是个仪式, 在此之前他们还要商定新的国号年号,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

趁此机会,姜从珚对原有中央行政体系进行了改革,放弃此前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 六部之下再设司属。

六部只是初步雏形, 将来她要发展生产力,必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新增。

当然,朝臣们为此又议论了许久,最终还是被姜从珚和拓跋骁压下来了。

新朝初定,许多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各种琐碎又重要的杂事都需要禀告上来让他们拿主意, 两人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光是国号和年号就呈了几十分奏疏上来, 拓跋骁看得头晕,只恨不能抓阄算了, 反正每个呈上来的字肯定都有一大串美好的寓意。

过往朝代的国号多以太祖皇帝的起源地或是封爵来名名,但拓跋骁是鲜卑王,因鲜卑占据漠北草原, 故又称漠北王。

鲜卑?漠北?不管是一个词还是单拎一个字出来当国号都十分奇怪,至于她自己的封号,顺安?佑安?安朝?听起来也不太符合大一统王朝的气势。

“我目前比较喜欢的有‘元’、‘昭’、‘景’这几个,你喜欢哪个?”姜从珚问。

“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拓跋骁十分随意。

“嗯……要不就‘昭’吧,‘日升月恒,昭昭之宇’,‘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我喜欢这个寓意。”

“行,那就叫昭。”

确定下国号,年号就容易了。

“永和”、“元光”、“元和”、“建武”、“泰始”都可以选,姜从珚没考虑这么多,只挑了个自己倾向的“元和”作为年号。

元,一切之始也;和,敦睦也。

只愿接下来各族能够和平共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